造型艺术家陈金焕
杨菲菲
罗定本土艺术世家陈金焕,至今已从事造型艺术创作五十载,硕果累累。他曾与岭南画派代表、著名国画家关山月一起体验农村生活;给中国雕塑大家潘鹤先生当助手长达五年;和著名画家冉茂芹先生合作作画;与深圳画家黎楚池、旅南非画家樊镜光、雕塑家刘保东有着深厚的情谊,还被罗定籍的中国书画家梁江称为学长。
陈金焕从小就喜欢绘画,爱好美术。12岁的时候,受初中美术老师张大森影响,他第一次接触泥巴,用乡间的塘底白鳝泥,学着玩学着捏,意兴盎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那次与泥巴的亲密接触,竟让他和泥巴结缘一辈子。
1971年7月,关山月先生到罗定体验农村生活,陈金焕负责陪同,整整一个月同住同行。关山月采景写生,陈金焕都陪着学,陪着画,边学边问。在2012年为罗定市农耕文化馆创作农耕大型壁画时,他就运用“望远镜”画法,在层层梯田周围把云桂山发射塔、差转台、青垌水电站、金银河、长岗坡渡槽等不同地点的景物清楚而巧妙地作了安排,让这批代表罗定水电建设成果的景物在观众面前一览无遗,尽收眼底。这种“望远镜”画法,就是那时候从关山月的画作中学到的。
1984至1989年,陈金焕给雕塑家潘鹤当助手。五年间,先后协助潘鹤大师放大制作了《艰苦岁月》、《孙中山像》、《鲁迅像》、《贺龙像》、《冯白驹像》、《杨林将军像》、《陈经伦像》、《谭时年像》、《杨贵妃像》等十数座雕塑作品。通过反复领会与勤作练习,他的雕塑功夫日益进步。1985年,陈金焕休假回乡,罗定县博物馆委托他。为蔡廷锴故居创作《蔡廷锴将军胸像》,作品形神俱备,气宇不凡。其后又为罗定制药厂创作《李时珍像》,作品栩栩如生,极富神韵,广获赞誉,并被《广东画报》刊登报道。2005年,陈金焕主导创作了我市孔庙学宫的《孔子像》雕塑,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此外,陈金焕还先后创作了《双龙晓雾》、《北帝像》《十八罗汉像》、《关帝像》、《三世佛》、《观音》……等一系列雕塑,其中《双龙晓雾》为我市龙城乐园的地标雕塑,《三世佛》《观音》置放于文塔,《北帝像》等在罗镜东山祖庙,供往来的游人观赏。
2012年,为配合首届“罗定稻米节”的举办,70高龄的陈金焕带领儿子和儿媳组成父子军,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完成了市农耕文化馆的《开拓进取》《火耕水耨》、《鲩鱼改田》、《提水耒耜》、《水上山头》五组雕塑,独自创作《火耕水耨》、《鲩鱼改田》、《提水耒耜》、《水上山头》四幅大型农耕主题壁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罗定2000多年的农耕历史和发展进程。他的拼搏精神得到了市委万木林书记的表扬,并由市委市府授予先进个人表彰。在罗定稻米节期间,各级领导及客商对我市农耕文化馆展示内容和艺术成就给予了高度的赞扬和肯定。
目前,陈金焕先生已逾高龄,但他仍坚持每天学习,坚持创作。记者问他,几十年来最满意的一件作品是什么,他谦虚地说:“艺术是无止境的,活到老学到老。要说哪件作品最满意,那应该会是明天开始创作的那件吧?”
令人欣喜的是,他的儿子、孙子都继承父业,走上了艺术之路。儿子陈篆少时就酷爱美术,他画的写意荷花颇有趣致,在市内就小有名气。1988年,陈金焕为市龙城乐园制作《双龙晓雾》雕塑和《石牛仙踪》假山,父子二人合力,终于在大年三十完满完成。新年伊始,在充满着喜气的鞭炮声中, “双龙晓雾”和“石牛仙踪”,给前来游玩的市民平添了一份惊喜。
1989年,陈篆通过努力考取了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等专业美术学校,专修工艺美术,师从韦振中、邓箭今、郑幼林、陈真真老师,自始,陈篆终于走进了造型艺术的殿堂,该校深厚的艺术积淀,老师们的淳淳教导,为他提高工艺水平和艺术修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005年,陈篆转攻木雕。希望自己可以向更高的山峰挺进。木雕是造型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与雕塑工艺既有相通也有相异的地方,塑贵新造,雕惜裁减。由雕塑转进木雕,陈篆阅读了大量参考书籍,埋头钻研。虚心向高手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磨刀终成利器,他的作品追求形为心声,强调意在形外,强调意境大形,主题神韵深刻,以形传神。2015年,陈篆被评为“云浮市工艺美术大师”。
走在陈家的楼梯上,抬步而上拾级而下,记者看到,楼梯间墙壁上都贴满了陈金焕和孙子陈曜扬的习作,整个楼梯间变成了爷孙画廊。陈金焕每次去公园散步,看到奇特的石头或者朽木,他都会捡回家,和孙子一起观摩描画。孙子画石膏几何体、画蔬果、画家具、画静物、捏小罗汉,他也同画同玩同乐。在爷爷和爸爸的悉心指导下,陈曜扬的艺术人生也渐渐扬帆起航,2014年创作丙烯画《麦田》,在“紫荆杯”两岸四地青少年书画大赛荣获优秀奖,为粤西地区最好成绩;2015年,他12岁时创作的《Q版十八罗汉》入选第六届中国(云浮)石文化节精品展,是年纪最小的创作者;他创作《十八罗汉可爱版》入围广东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喜获省级铜奖,同样是年纪最小的获奖者。当年秋,他以广东湖南两省专业第四名的成绩考取了广州美术学院附属中并荣获学校表彰嘉奖。
陈金焕自己没有受过高等美术教育,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孙子都是美术名校的大学生。对儿孙选择的道路,他感到非常欣慰。对造型艺术,他希望他的后代能一代传一代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