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
感恩有你 ……………………………………苏小红 (2)
父爱如山 ……………………………………陈瑞麟 (4)
“陈老国”和“高佬南”的趣事 ………………张标文 (7)
父亲·相片……………………………………彭 有 (9)
父亲不含糊 …………………………………杨安民(11)
冰天雪地登云盖 ……………………………王济文(13)
品《小王子》 …………………………………金烁镟(15)
守卫记忆的犬 ………………………………郭 怡(17)
回归田园 ……………………………………谭欣欣(19)
我想有个家 …………………………………丁丽婷(21)
那个感谢党的人 ……………………………黄 蕾(24)
静心品茶 ……………………………………张文清(25)
档案换来幸福的生活 ………………………李燕玲(27)
我与档案“共舞”服务民生的日子 …………覃荣芳(29)
· 诗歌·
罗定景物10首………………………………黄继深(31)
· 小说·
宋桥街的故事……………………… 王 往 痴 语(33)
泷江风云 ……………………………………徐 东(40)
· 简讯·
省文史研究馆专家到我市开展
“古村落的保护利用”专题调研………………(44)
我市举办“追梦艺术金不换
——陈金焕非遗作品展演”活动………………(45)
市文联开展“醉美乡村
——文艺家走进新农村采风”活动……………(45)
许杰诗书画作品开展为
“书香罗定”文化周增墨添彩 …………………(46)
禅城区文艺家到罗定市
开展文艺帮扶交流采风活动 …………………(46)
禅城·罗定优秀书画摄影作品联展开展 ………… (47)
《燃烧的岁月》在市博物馆开展 ……………………(47)
罗定岑溪两地舞蹈爱好者开展联谊交流活动 ……(48)
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社科联组织干部职工
到禁毒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48)
感 恩 有 你
苏小红
在中国共产党95岁生日到来之际,罗定市举办关于“党在我心中”纪念建党95周年的征文比赛。尽管我有一段时间没执笔写作,对写作已尤为陌生了,但当我听到这一消息,心中有千言万语萦绕心头,我拿起手中的笔,写出我心中的感激。
记得那是在我读四年级的一个晚上,我们全家人上至爷爷奶奶,下至几个一两岁的妹妹,一家人正围着饭桌其乐融融地吃饭。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这一切,叔叔拿起电话,不到一分钟,只见叔叔神情悲伤,一手拿着电话,一手捂住嘴,无力地跌坐在木椅上,豆大的泪水不停往下滴,久久不能言语。爷爷问了大半天叔叔才缓缓地开口:“大哥在工地里出了意外,没了!”
叔叔口中的大哥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的父亲。为什么会这样啊?爸爸,你到底是怎样了?我的泪水奔眶而出。
几个好心的邻居获悉后,都过来安慰我们,第二天一早,我便和哥还有姐随着叔叔以及几个邻居赶到父亲打工的工地。母亲在工地负责工人们伙食,见到她时,我简值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突然苍老多了。我们强忍心中的悲痛,花了两星期的时间,为爸爸办理了后事。“爸爸,我们该回家了。”我抱着父亲的骨灰坛,心中无比悲痛,当初父亲可是高高兴兴地和母亲一同出来打工挣钱,为了养活我们几兄妹,为供我们读书,而现在……这是多么沉痛的事实啊!
回到家的当天,妈妈也因伤心过度病倒在床。正当我们感到无比绝望的时候,我们村里的几位干部发动村中比较富裕的人家,为我们兄妹几个筹了些学费,村支书用红布包着这些钱,递到母亲手里:“大嫂,请不要太悲伤,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你用这些钱为娃儿把学费交了,不要耽误了孩子的学习。”村支书还带来了一张表,让我母亲填了。我走近一看,是一张写着“按月领取工伤长期待遇人员资格验证通知书”的纸。很快,在村干部的帮助下,我们每个月能拿到200块钱的基本生活费,每月两百块钱的补贴,,基本能够解决我们一家四口的温饱。
我们读初中时,还能每学期领到100块钱扶贫补助。更难得的是,我们几兄妹还幸运的赶上全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读书不用再交钱了。母亲为此常念叨:“共产党这些政策真好啊,你们以后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努力回报国家。”
母亲因为之前生病而落下了病根,不能太操劳只能在家里做些针线活,收入并不高。2008年金融风暴,物价上涨得厉害。生活越发捉襟见肘。这时,国家又及时地将救济补助款从以前200元提高了,到现在涨到了800元。对此,母亲再次絮叨:“看,共产党就是好吧!国家在这么艰难的时期还不忘我们这些困难户,难得啊!”
在农村里,考上大学是绝对光宗耀祖的事了,我刚上初中时,便立志考上大学。从小学到初中,我都保持着全班前十的成绩。
初三时,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校来到我校宣传招生,但开始时我没下决心报读师范类学校。不久,哥去当兵了,临出发前,他对我说:“妹,我们一直是受国家接济长大的,该考个好点的大学,以便日后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国家做出贡献,回报国家。”听了哥哥这番说话,我就下定决心,报考这所师范学校,做一名人民教师,为国家培养未来的希望和人才。最终,我与罗定职业技术学院结缘,直到现在五年过去,即将毕业了。回想自己的贫苦经历,我不敢有一丝怠慢,我希望日后踏上工作岗位后,要以优异的工作成绩报答党和人民的培养。
心中伟大的党,祝你95岁生日快乐,感恩一路上有你!
父 爱 如 山
—— 献给我敬爱的父亲
陈瑞麟
说起父亲 ,我总感到无从下笔,因为可写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但是,每当我见到他那坚挺的身躯和忙碌的背影,就有一种执笔的冲动。
父亲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他15岁时,因机缘巧合,离开家乡,远赴浙江省的温州一中(温州市重点中学)念高中。他的求学生涯并不圆满,他读高二的时候我爷爷退休了,于是他被爷爷召回家乡的罗定师范顶职,从此诀别了中学校园。后来,父亲发奋自学,通过考试入读了广东教育学院干部班,并在不久后考取了公务员进入机关工作,一干就是几十年。
如今,父亲年近六旬,即将退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了半辈子的老黄牛,现在还要无微不至的照顾着我,只要稍有空闲,就会陪伴我,像一位守护天使,安抚我躁动的心,在失落中收拾我支离破碎的情绪,帮助我走出人生的低谷。
回想当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对父亲都充满了误解。在我读初中之前,父亲工作很忙,风里来雨里去地奔波。与母亲长相以伴,而母亲又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我得不到应有的快乐,日子过得枯燥无味。因此,我会时时想起父亲,盼他赶快回到我的身边。可是,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我常常想对父亲说:“父亲啊!难道你不爱我了吗?难道在你的心目中,工作的份量比爱还重吗?”但自始至终,我都把这句话深藏在肚子里,我每天都闷闷不乐。直到后来,我在父亲的书房里发现一本“优秀驻村干部”的荣誉证书,那是市组织部颁发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对工作是那么的认真负责,他舍小家为大家,公务繁忙,身不由己。
从此,我内心的怨气消退得无影无踪。
此后几年,母亲长期在外打工,父亲终于回到我身边。我也渐渐明白了什么叫“父爱如山”。我初三毕业时,以全市普通班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罗中的重点班,本以为前途一帆风顺,却因患上阿斯伯格综合征症被迫在高一下学期休学,后来两次重返校园求学均以失败告终。那时的我,悲痛欲绝,而那时的父亲,也已心力交瘁——望子进大学的梦想破灭了。他的双鬓白了,面孔斑驳不堪,尽显沧桑,双眼常常布满了血丝,额头上的皱纹裸露无遗。有时候,我拿起父亲的旧照,旧照上的父亲有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和光滑的肌肤,那么的英俊。对比今昔,我心里有说不出的酸楚。是啊,父亲受到的打击太大了。
为了给我治病,父亲带我辗转各大医院,医生给我开了不少药,可那些药吃下去收效不大。这种病的特点是会导致患者产生社交障碍。在交往中处处碰壁,个性得不到展现,最终影响学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常常会绝望地问父亲:“爸,我没有机会读大学,我的未来是不是没有希望了?”这时,父亲便会沉默不语,父子连心,我能感觉得到他的悲哀。可是,他总是在我面前表现出坚强的一面,用他有力的手掌握住我的手,用充满希望的话语来开导我:“孩子,不要绝望,条条大道通罗马,你的人生之路还很长。当一条路走到尽头,没有发现心仪的风景。这时,不妨另辟一条新路,或许也能走上成功的巅峰。”那一刻,我总是似乎看到了光明。握住他的手久久不愿放下,那双大手很温暖,它带给我涅槃重生的力量——那是父爱的力量。
为了舒缓我心中的苦痛,父亲每天都会在傍晚时分带我到广场散步。夕阳的余晖涂抹在广场的每一个角落,整个广场都披上了一层金色。微风吹拂,身边的小树林沙沙作响。小径上,游人缓步,陶醉在这静谧的黄昏里。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和谐,犹如一幅唯美的风景画。父亲和我边走边谈,或谈文论艺,或戏说人生。他尽可能地和我谈些我感兴趣的话题,使我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兴致来时,我俩会开怀大笑,笑声消融在夕阳里。
我失学后,父亲根据我的特长,为我在肇庆找了一位资深的书法教师。我学的是欧体,众所周知,欧体的钩是很难写的。老师示范了一次。我反复临习,始终不得要领,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老师说:“瑞麟,你别太专注于这个钩,先把别的笔划写好了再说!”
我与老师的看法不同,感觉很难受。回到家后,我把委屈向父亲倾诉,还赌气般对父亲说:“爸,我再也不想学书法了!”父亲听后,眉头紧皱,点上一根烟,思忖片刻,斩钉截铁地说:“儿啊,无论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你要知道,做什么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会与老师协商,力争让他为你调整教学方式。”
父亲的努力没有白废,老师真的认真地为我调整教学方式。最终,我把这个钩学到手了。在整个学习书法的过程中,我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在书法学习小有成就,先后获得了两个全国青少年的奖项。
从小到大,我身体虚弱。为了增强我的体质,父亲为我报了游泳班。那天上午,骄阳似火,游泳池上的人都走光了,父亲还在那里教我。见我难以领悟,他很着急。他讲的最多的一句话是“我今早宁可不上班也要教会你。”就是这么一句话,让我感到心里暖暖的。临近中午,太阳越来越辣,父亲仍不知疲倦的比划着,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动作,渐渐地我感觉到身体越来越收放自如,终于熟练地掌握了游泳的基本知识和要领。这时,父亲脸上紧绷的肌肉松驰了下来,朝我竖起大拇指,露出满意的笑容。
父亲不仅处处为我的着想,还会在生活上、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用举例子,打比方等方式向我讲授做人的道理。这些道理或深或浅,或雅或俗,发人深省。它们犹如一盏盏指路明灯,照亮我前进的道路。他讲的最多的是“做人要像青松一样正正直直。”父亲作为一名国家干部,几十年中从没收过一分钱贿赂,从没办过一件违心事。待人接物,他也有自己的准则。纸短情长,我不便一一记叙。
文章的最后,千言万语,我只想说一句话:感谢你,我的父亲。
“陈老国” 和 “高佬南” 的 趣 事
张 标 文
20世纪80年代初期,陈国忠任罗定县政协办公室副主任、调研员,黄永南任罗镜公社党委书记。他们之间关系十分密切,见面时从不叫官职,黄永南叫陈国忠为“陈老国”或“老国”。陈国忠则叫黄永南为“高佬南”或“高佬”。他们之间还经常喜欢开玩笑,现将本人知道他们之间的一些趣事记述如下。
保 护 文 物
在罗镜东山公园蔡廷锴将军父、母亲墓园后面,有一个牌坊,上面有一块正面由蔡廷锴将军手书“生我劬劳”、背面由李济深手书“山河並寿”的石刻。这块石刻能够保存下来,也有“陈老国”和“高佬南”的一份功劳呢。
原来,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秋天的傍晚,秋风送爽,金谷飘香,陈国忠和黄永南正兴致勃勃地在罗镜大队石咀头附近散步。忽然,陈国忠指着一块作石桥的石碑,十分高兴地对黄永南说:“高佬,你看,这是蔡廷锴的题字呀!我们发现宝贝了。”黄永南低头一看,果然是蔡廷锴将军的手书石刻。于是,他们立即决定找人将这块石碑抬回公社大院保护起来。听说抬这块石碑需50元工钱时,黄永南笑着对陈国忠说:“老国,要这么多钱,还是我们一起把他抬回公社吧。”陈国忠说:“高佬,我不够力了,还是你同他们抬回去吧。”
智 取 茶 花
黄永南家有一棵茶花,开花时十分美丽。当时黄永南家中只有一棵,因此,陈国忠说要这棵花时,黄永南不同意。一天中午,陈国忠趁黄永南上街时,便来到黄永南家里,对黄永南的大儿子黄炼说:“你爸在家吗?”黄炼说“不在家。”陈国忠便对黄炼说:“你爸说把这盆茶花送给舅父的,并叫你帮我捧下楼下。”黄炼信以为真,便帮陈国忠把花送到楼下。晚上,黄永南淋花时发现这棵茶花不见了,便问家人是谁拿走了。黄炼说:“是你说送给舅父的呀!”黄永南说:“是哪个舅父呀?”黄炼说:“是那个叫陈国忠的舅父。”黄永南顿顿脚说:“这个舅父是假的呀。”
原来,罗定人认为当姑爷才是光荣的,而当舅父是失礼的。因此,黄永南经常教他的儿子叫陈国忠做“舅父”。同时,黄永南老婆也是姓陈的,他的孩子们也就相信陈国忠是舅父。谁知,为了搏一点点口头上的“着数”,却付出了失去一盆心爱的茶花的代价。
“老国,唔使震”
陈国忠的书法写得很好,尤其是隶书。但是,为了使笔画丰润,书写时习惯手有微微的震。一次,陈国忠在公社写书法作品时,黄永南看见了,便笑着说:“老国,唔系偷架,唔使震。”在场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因为黄永南与陈国忠开惯玩笑,陈国忠不但不嫐,还陪着大家一起笑着把这幅书法作品写完。
父 亲 · 相 片
彭 有
常常深夜写完作品睡下的时候,我会喜欢把儿时和父亲一起合照的那张已经发黄有点模糊的相片搁在枕边,用逐渐模糊的眼神去辨认那些自己曾经留意或不留意过的景象,用心体会那些走过的旅程。
我知道,我已习惯用文字记下在时间空间上离我很远的东西,这令我很安慰,我还可以穿越这些离我久远的记忆,去探望那些终将远离而又难以忘怀的时光。
这种感觉,有时候真的突然兴奋。明明知道自己已躺在床上,却象喝了浓喝茶似的,没有一点睡意,于是又会重重复复地抽出相片,看着看着,抬头间,却会看到另一个自己,正蹒跚着向前,好象目光永远笔直。那个自己啊!是几岁?二岁,三岁或者更大一点,五岁吧。
哟!就是这个年龄。
哟!就这样思绪飘远。那个夏天,禾苗庄稼绿成一汪海洋。绯红略黑的小脸上,写着许多的童趣和幼稚,五岁的我,笑得肆无忌惮。正屋厅北边的墙上,静静地吊着一个青色的背包,包里有父亲从圩镇买回来的东西,记忆中,背包里或多或少总有些糖果、糕点或面包之类的东西。我伸长颈,一双放大的瞳孔仰视着,我的脚尖,高高地蹭起,我的小手,高高地举起,触摸着,一遍又一遍,希望自己的小手能接触到背包。到最后,在我可怜哭声的影响下,还是被父亲笑着弯下的身体,把我抱在他高高的肩头上!
是的,在父亲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平时极少给我的一点点体温,嗅到了他的体味,享受到他严肃而又慈祥的父爱,我甚至想到父亲挑柴到圩镇卖,在路上趔趔趋趋行走的情景,也想到他回家时背着背包给父亲的“重压”和弯曲的腰身,还有那种焦急的心情。
想想现在,父亲已经年迈,白发苍苍,腰痛、骨质增生、头痛、胃病随之而来,真是年老多病缠身。
今晨,明媚的阳光透过窗口,射到我的身上,暖烘烘的。我坐在电脑面前,托着腮,听着一首《水手》的音乐,悄悄地思念着故乡的亲人,故乡的父亲。父亲啊!如果此刻你在我的面前,我会深情地喊你一声“爸爸”,爸爸,你辛苦了。我知道,要是你现在还能走路,我一定会带你去照相馆里,用那把古朴的木梳子笨拙地梳理你的白发,然后把你抱到我的膝上,坐在白炽灯下,等待快门按下去,这个时候,相信我的心情你的心情都会同样的喜悦,同样的幸福。
而此刻,夏天的晨光也很明媚,把我的整个世界都照的特别透亮,比照相馆里的白帜灯光还亮几百倍几万倍,想象自己就站在你身旁,想像自己正被你高高的肩膀托附着,象屹立的泰山,想象自己在寒冷的冬天里,紧紧偎在你的怀抱,坐在红红的灶堂面前,和着你的笑,岁月的快门真的响起,“咔嚓”一声。我惊醒在这个夏天干爽的泪水中。
电脑旁,摊开的仍是那张黑白残旧的照片。
有人,有景,有情,有记忆,只是,没声音。
我的泪水,我喜悦的泪水,我思念的泪水,我伤感的泪水,在房子里慢慢弥漫,我试图将眼睛擦得更亮些,仔细辨认一下,那个刚刚三十岁的年轻男子的面容和他肩上天真无邪的小男孩,可是已经模糊,不能够看清。天色突然暗下,而眼眶里,眼镜里,开始充溢着一些无味的水汽。
那些曾经在匆匆疾驶的时光中,渐渐泛黄、陈旧,成为相册中一张老老的照片,被我压在心底。在明媚的午后或者人静的深夜,都会潮湿我的心,拉起我的记忆,尔后便是苍老,和自己一起。
我看到父亲从相片里走出来,忙碌在田地里,行走在原野上,悠长而温馨的目光挥洒在我的身上……
父亲不含糊
杨安民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时候,我常常听到父亲吟诵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父亲的目的是希望我们要节约每一粒粮食,要我们知道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养成节约粮食的好习惯。父亲常常对我们说,他在青平中学读书的时候,家庭困难,有一次一个亲戚送给他三毛钱的咸鱼,他吃了一个星期。父亲不但节约粮食,而且事事处处都体现出厉行节约的精神,从不含糊。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摆设酒席的人越来越多,形形色色五花八门,大红请柬满天飞,人们疲于应付。以至酒席,早已失去体现浓厚情谊的那层意义。父亲一贯以来都反对摆酒席的,他认为那是铺张浪费。
人生一世,结婚大事。记得堂兄结婚的时候还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婚礼也办得风风光光,那情景依旧清晰如新。伯父家杀猪宰鸡摆了几十桌酒席,空中飘着诱人的香气,亲朋戚友欢聚一堂,鞭炮声爆得惊天动地,吓得门前木麻黄树上的麻雀扑哧扑哧地闪动着翅膀飞翔,好不热闹。
我与妻子登记结婚时,已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事了。因为我是家里的老大,在乡镇机关供职,那时候父亲是镇的主要领导,也没有什么清规戒律制约婚庆不准摆酒席,所以周围的亲朋好友都认为,这么大的事必须大摆酒席隆重庆贺!有不少的亲友在帮我们择好佳期,说哪天哪天是好日子。谁知道,恰恰在这个充满喜庆时段的一天傍晚,对于是否要摆酒席,一向把一切的爱倾注在我们身上的父亲在征求我的意见后,他理了理身上的那一套旧式的中山装,温和地点拨迷津:“我们和亲友们都不富裕,干吗非要打肿脸充胖子?再说,在时间上也安排不过来,不要麻烦大家啦。”父亲的开导,我和妻子都乐意接受,父亲的眼睛比往日明亮了许多。就这样,我们按照客家人的风俗习惯,宰了一个鸡,买了两斤猪肉,回到弘农堂祭拜了祖宗,然后炒了几个青菜,全家人热热闹闹地庆贺一番,便权当举办了结婚仪式。不少亲友都在咂嘴,不会吧?连酒席也简化了?
我的儿子出世后,我们全家人都笑得合不拢嘴,全家人在尽情的挥洒着心中的喜悦。为了妻子尽快恢复身体,父母亲每天宰一个鸡来煲鸡酒,父亲频频到市场买回大虾鲜鱼等。儿子快要满月的时候,妻子的娘家人在妻子的耳边传话——你俩结婚不摆酒,娘家人都不知道你的家门口究竟是向南还是向北,言下之意是……父亲听闻,他微笑着又发话了:“现在的世界谁还稀罕吃吃喝喝?一桌的酒席连一半的饭菜都吃不完,至于烟酒嘛大部分的客人都不喜欢,还要使用一次性的碗筷,太浪费了。图这个虚有的面子干什么?”又说:“人无近虑就必有远忧,现在手上有了几个子儿,就非要大操大办吗?”
两朵红花一线牵,勤劳致富两相连,只勤不俭无底洞,只俭不勤水无源。这是客家人世代流传的一首民歌,在父亲勤俭节约思想的教育下,我们的大脑融入了克勤克俭的符号,日子精打细算,过得蛮有滋有味。后来,我俩夫妻省吃俭用,在市区买了一套房子。消息不胫而传,亲友们都说,这回应该摆几桌酒席庆贺一回了吧?父亲一个老朋友在路过我们的家门口时,挺不满意地咕噜:“你们不是这么小气吧?老是把脚伸进别人家的酒席底下,总得摆几桌让我们相聚在一起吹吹牛吧。”父亲接上话茬儿说:“好,这回得一定摆酒席庆贺。”听了父亲的话,我俩夫妻也高兴了好几天。正当众多的亲友在眼巴巴地盼望着接收我们家大红请柬的时候,我们已经举行入伙酒仪式,也就是家里人和妻子的娘家几个人围在新居里吃了一顿饭。那天,负责接送我们进城的司机老秦在一起吃饭的时候惊讶道:“噫?你们这是在摆入伙酒?”父亲笑而不语。父亲真的是小气吗?不是,他有着一副热心肠,待人宽厚,对远亲近邻,都极尽相助,至今依然有许多借出的款项成了呆账,他却极少提及。只是父亲认为,摆酒席无论是于公抑或于私,都是极大的浪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眨眼功夫,十八年过去了。那一年,儿子如翱翔一举考上了大学,虽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也是一件值得亲人们骄傲的开心事。正在这时候,妻子接到一个摆大学酒的请柬,无意中,她也征询我们是否为儿子摆酒席,我觉得有意思,我们家就没有钱办得起这点小事吗?应该阔绰一次了。谁知道,正为孙子考上大学舒坦欢笑的父亲从容而道:“摆酒席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但是作为长辈的我们要做表率,教会孩子勤俭节约。”自然,儿子的入学酒席摆不成了。
2015年,是我们全家人引以为豪的一年。我终于在镇区上也建起一幢五层的楼房。待楼房装修完毕,大家都感觉到生活的舒心、甜蜜和幸福。母亲和在广州市工作的六弟都坚持要摆几桌酒席庆贺,几个热心的亲戚也主动推荐了几位技艺高超的大厨师,还有不少亲友也纷纷表示,要在摆入伙酒席那一天送上什么什么的礼物,家里的其他人也跃跃欲试。此时的父亲,岁月的风霜将他的头发染白了一层又一层。当提及摆酒席之事时,他放下手中的报纸一口拒绝了,无论谁也做不动他的思想工作,最后他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连中央都行文不要摆酒席,你们身为基层干部,不执行党和国家的规章制度谁执行?
父亲以他的实际行动发扬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深刻地影响到我们子孙后代,愿这种思想亘古不变,绵延传承下去。
冰天雪地登云盖
王济文
2016年1月下旬,连续的低温阴雨,使我市很多高山都结了冰,我与几个登山友商定去云盖山看冰凌。24日(星期天)一早,我们一行五人冒着雨,开车向云盖山驶去。
云盖山位于我市龙湾镇西南部,海拔1251米,是全市第二高山,是龙湾风景区的源头。自建亚婆髻风力电站之后,人们都叫它风车山。在未建风力电站之前,我们曾多次沿着羊肠小道登上云盖山和鸭兜山。
早上出门时已发现有一些碎米状的似冰似雪的小粒夹着雨不时落下,在汽车玻璃上清晰可见,更加激发了我们的兴趣,为选对了日期而暗暗高兴。小车进入加益、龙湾地界,看见一些瓦屋顶上积了一些薄薄的雪粒,有的成一小堆一小堆的,便迫不及待地下车用手机拍照。
来到山脚,只见公路两旁停满了车,宽阔的停车场早已被各种各样的小车、摩托车塞得满满的,好多人登山啊!一打听,原来是因为冰雪路滑,为了安全,上山路口实施封闭,车辆禁行,只能徒步上山。哈,正合我们心意!我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背着行囊,打着雨伞,兴致勃勃地跟着如织的登山人群,直向山顶走去。
一路上,只见山谷里、公路沟一堆堆的雪粒,有厚有薄;水泥路上结着厚厚的冰雪,越往山顶上走就越厚,好像在厚玻璃上撒上一层盐。望着远处山头白雪皑皑,大家都想快点上去,无奈脚下打滑,进两步退一步。为了安全,我们都捡了根木棍做拐杖,但无济于事。见到公路边的泥地不太滑,就到路边踏着泥巴一步步慢行,在有护栏的路段就扶着护栏上去,有时四肢着地,滑倒了,引来一阵阵笑声。
走了大约一小时,到了刻有“云盖山森林公园”大字的石碑处,这里比较开阔、平坦,很多人在这里照相、休息。可能是由于条件反射,我们也觉得有点累了,于是站着休息了一会,排队照相,吃了点自带的午餐,又继续前进了。
雨继续下,路越来越陡,这时已经有人下山了,不时和我们打着招呼,都说山顶很冷啊,但很爽,雪很厚!我们越听越兴奋,疲劳和寒冷全然不觉,只想快点亲临其境。
约七公里的路程,走走停停,谈笑间不知不觉到了叫云盖坳的地方,用了三个多小时。这是准山顶,海拔1150米,云盖山主峰在北面几十米开外,因雨雾蒙蒙,隐约可见,它比这山坳还高100米!山坳是原来建电站时指挥部所在地,这里公路呈十字形四面通,东面是山脚上来的方向,南面通信宜的鸭兜山,西面通石角方向,北面直通亚婆髻。二十多台风力发电机就分布在这南、西、北三个方向的山峰上,由这几条公路把它们连在一起。
站在云盖坳后面小山坡上放眼四周,只见白茫茫的一片,远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近处玉树琼枝,晶莹剔透。 山上积雪有的地方几十公分厚,有的几公分,所有草木都挂满冰凌,树姑娘好似披上雪白雪白的婚纱,树枝似一把一把的冰棍,松毛像筷子般粗。此情此景,使人联想到伟人的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气温零下六七度,从手套掏出的手指,按了几下手机立刻就冻僵了。风很大,人很难站得稳,很多人的雨伞都吹断了。正走着,突然又是一阵大风吹过,只听到“噼—啪”一声,一棵大树轰然倒下,紧跟着“轰隆”一声,公路上方坍塌了,大块小块的石头夹着泥土翻滚下来,吓得人们惊叫着四散奔逃,好在是有惊无险。沿途多处公路边一些比碗口还粗的树,因不堪重负而折断了,有的还被大风连根拔起。
忽然间,一片片、一粒粒大小各异的雪花夹着雨,纷纷扬扬地从空中落下,好似数不清的蝴蝶在飞,又像是柳絮轻轻飘舞,天地浑然一体了。才一会儿,我们的伞上、身上全身都花白了。人们大声欢呼着、喊叫着,顾不得手麻,迫不及待地拍照、录像,有的小朋友像捉蝴蝶一样追逐着雪花。但是,好景不长,飘雪只持续了十多分钟便停下来了,真有点可惜。天空灰蒙蒙的,几米外的风力发电机的大柱子隐约可见,柱子上面几十米高的大转叶根本看不见,发电机早就停止作业了。我们试图沿公路往南向鸭兜山走去,多看一些雪景,然而风雨雪加在一起,太冷了,手脚在发麻,身体在颤抖,说话直打哆嗦,大家都说顶不住了,只好原路返回。
下山路更加滑,在很多陡峭的路段,即使蹲在地上,身子也会也自动慢慢向下移动,“刹车失灵”。这时有上来的人说,把袜套在鞋上就可防滑。大家听了,喜出望外,急忙找个避风的地方,把袜子穿在鞋外面,一试,果然有效!这样,可以放开脚步走了。下到山脚,已是上灯时分了,但还有人源源不断上山,回到停车场时居然还堵了一阵子车。
这次登云盖山,虽然不能成功登上主峰,有点遗憾。但是,我们却赶上了这场在罗定市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飘雪,见证了这个难能可贵的历史时刻,真是太幸运了!
品《小王子》
金烁镟
品读经典,让我们邂逅一道又一道星空异景,一个又一个充满幼稚的想法和做法,一句又一句的发人深省的话语,滋养了心灵的每一寸土壤,净化着每一个角落的浑浊空气。品读经典,陶冶情操,使人明智。
乍暖还寒的时候,无意间跟我的好友提到最近我在阅读一些经典读物《论语译注》、《水浒传》、《复活》、《红与黑》……我认为只有那些人人都知道的比较常听说的书名才是值得我们去品味的,然而自从我看了我的好友她给我推荐了一本名叫《小王子》的书后,我的观点有所改变。《小王子》是作家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著名法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本书的主人公是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
在中国,孟母三迁是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的典型故事,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 。对于《圣经》,我向来认为是本可望而不可及的神书,只有那些文化人或者是虔诚的教徒才会对它如饥似渴,而我等小辈极不严肃的阅读。对于《小王子》这本书的阅读率是仅次于《圣经》。《小王子》也有母亲为了孩子搬家等相似之处。《小王子》中望女成凤的单身妈妈带着小女孩搬进了新家,并为了帮助她赢得“成功的人生”而制定了异常严苛的“人生规划表”。也正是这次搬家,使处于“高压”下的小女孩在一场意外中结识了隔壁的老飞行员并与他成为朋友,这个老顽童也将自己珍藏的“小王子”故事与她分享。童话的开端就此揭开序幕!
一看书名,起先,我对它是不屑一顾的,就像水里的鱼对天上的鹰那样不理不睬,因为他们永远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固有亵渎之嫌。后来,开启扉页,我像是掉进泥塘,越陷越深……
《小王子》也是一部童话,一部写给儿童的童话,而我觉得更准确地说是写给成人的童话。这本小说的语言简单、纯洁又哀婉惆怅,简单明了的语言写出了令人感动的富有哲理的韵味。这是一本可以在任何年龄让自己再感受一次纯真的爱,再为纯真的爱感动一次的书。童话里有一个永远不想长大,也不会长大的小王子,小王子居住的星球很小,虽然住所很小,但带给小王子生活的乐趣却很多,尤其是小王子的那枝玫瑰花,玫瑰花骄傲又美丽,用自己独有的柔情眷恋着小王子,小王子深深的爱着她,但是敏感的小王子因为一次恼怒面对玫瑰花的爱产生了怀疑。他们选择了彼此,却因为“我太年轻了,甚至不懂怎么去爱她。” 于是小王子走了,离开了他爱的星星,离开了他爱的玫瑰花。
然而,一段忧虑的旅程从此开始。飞行员圣凯克苏佩里6年前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沙漠,在沙漠的那段时间他遇见了小王子,交谈得知小王子来自另一颗星球,小王子并告诉圣凯克苏佩里他所遇到的爱虚荣的人、酒鬼、商人和爱点灯的人,其中点灯人留给我的印象最多,点灯人居住在所有星球最小的一颗,星球上只能竖起一盏路灯和住一位点灯人,小王子怎么也想不通,在这天空一隅,一颗又无房又居民的行星上,路灯和点灯人有什么用,小王子觉得这个点灯人挺荒唐的。
经过无数个星球,他来到地球,他碰到了狐狸,并且在狐狸的要求下驯养了她。狐狸说:“对我来说,你只是一个小男孩,就像其他成千上万个小男孩一样没有什么两样。我不需要你。你也不需要我。对你来说,我也只是一只狐狸,和其他成千上万的狐狸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如果你驯养了我,我们就会彼此需要。对我来说,你就是我的世界里独一无二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你的世界里的唯一了。”她认为,如果小王子驯养了她,她的生活一定会是欢快的。她知道小王子终究是要离开的,但是她是知足的,她为拥有麦子的颜色而欢欣,因为看到麦子,她会想到小王子金黄的头发,因为她孤独的心有了张望的方向。小王子在与小狐狸一起的日子,小王子懂得了玫瑰的独一无二,并且他开始认为玫瑰驯服了他,他必须对玫瑰承担起责任。这给我们无数年轻不懂如何去保护对方的朋友们上了很好的一节课。
作者描述的小王子追求找寻的过程,这不就是我们的每天的生活、我们盲目的人生?我们都无法从小王子的定势中解脱,任何人都是这样,而把这样的悖论与这样一个伤感的角色结合,就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道作者传达出的情感。我们就是小王子。
童话,其实不管年纪多大,都需要它。童话,会伴我们一生,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像孩子般的纯真。《小王子》是小说,亦有童话味。童话的开始是小王子画了一条蛇吃了一只大象的形象图画,但被“大人”说成是一顶帽子,没什么可怕。看到这,我不禁心一酸,为小王子那慑人心魂的忧伤而心悸,为他纯洁所感动,也为自己那逐渐泯灭的童心而哀悼。小王子的卓尔不群,听飞行员讲述的小女孩的破釜沉舟,与那些权利幻想狂、自我崇拜狂、盲目终于职守者形成鲜明对比。生活中,我们是否真正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有没有用孩子式的话语进行沟通?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大人们”所认为荒诞离奇的想法和做法呢?我们要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只有拥有童心才可避免有此“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虽然,只有少数的人记得。”感慨。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具体情况我了解的并不多,但他的思想精神已经是我陶醉。这是我的一个秘密,再简单不过的秘密:一个人只有用心去看,才能看到真实。事情的真相只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所以说,“审判自己比审判别人难多了。如果你成功地正确审判了自己,那么你就是一个真正的智者了。” 所以我也不愿意人家粗心大意地读圣埃克苏佩里的书,因为在这些记忆记下来时,有人承受了太多太多的悲伤。不要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守卫记忆的犬
郭 怡
在一次课堂上,我和同学们都静呆呆的看着放着电影的大屏幕。我很快就被电影里面那只参加抗日作战的神犬刺激了我的脑神经!很难得的,我想起他了。
小的时候,我住在,山脚边儿上的大屋院。屋院里边儿就我一个小孩儿,邻居被隔在了山的外面和水塘的对面。我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坐在鱼塘旁的凉亭里,看着那只在门旁角落里拴着的狼狗。
它有着健壮的四肢,锋利的尖牙,灵敏的竖耳。而最独特的,是它有一双像杰克·吉伦哈尔那样深邃的眼睛。墙上的铁栅栏有一大簇绕生的三角梅,刚好就在它的头顶。花的柔媚不仅点艳了锈迹斑驳的铁栅栏,还点娇了狗的刚气。
五六岁以前,我常喜欢和它玩。有一次我蹲在榕树底下,看着舅舅给它洗澡,它在水龙头的喷洒下甩动它的毛发。它乖乖的趴在那儿,任由舅舅的熊爪子在他身上动作;它把舌头伸出来,露出两排瘆人的尖牙, 舒服的享受着它难得一次的沐浴。我的脑子突然闪了一下灵光,我匆匆地跑到厨房,然后再急急忙忙地跑出来,手里多了一把牙刷。我握着牙刷的手,慢慢向它靠近,伸向了它露出来的牙。它没有反抗,任我在它的牙上的不轻不重的、上下来回擦着。舅舅在旁边没形象的熊笑着,并且延续到了傍晚的饭桌上。家人们都知道了,并且不停地在抽笑。我埋着脸继续吃饭,我觉得他们都在取笑我。
那次以后,我变得会欺负它了。而且,越来越肆无忌惮。有时,我会偷偷躲在三角梅树下,然后突然跑出来,大叫一声,吓唬它! 有时,会把我不要了的纸飞机给它吃;有时,我会拿沙堆里的小石子儿,扔他;还有时,我会把喝剩下的饮料往它身上泼;甚至……
这,就是为了看它急急忙忙闪躲时的狼狈相。
最过分的那一次,是我伤了它的胃。那天午饭后,母亲让我把刚才吃剩的饭菜渣子端给它吃。我非常不道德得给他的食物下了料。我先往里倒了一大勺亮晶晶的白盐,再去缠满绿藤叶的凉亭里,摘了一串儿能提神醒脑的东西——青提子。凉亭里的青提子,可以说酸涩到丧心病狂!用句俗语里常说的,能酸到瞎子都睁大眼睛。我捏碎了一些,摻进了他的午饭里,再用干树枝搅和了几下,扔到了他的面前。一向机敏的它,竟毫无疑虑的低头舔了起来。我用一种心虚的鬼祟步伐回到榕树底下,静静地看着它。一会后,它急急忙忙的喝水,然后大吼了几声,慢慢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它趴回到窝里蜷缩起来。我这时害怕极了,我躲到水塘边,心里老内疚了。第二天,它的病态被舅舅察觉了,便带它出去了一趟,过了好些天才把它他牵回来。它回来的时候,看起来精神好了一点。我急急忙忙的去照看它,并且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弥补过错。我开始很用心的照顾它、和它说话、陪他玩。 这时,我才慢慢发现,它虽长着粗犷、冷酷的外表,却有一颗狂热的心。
我爱和狗玩的这种热心,最后就栽在这份心上了。那次,我随着舅舅去到别的村子里玩,我觉得他们那个村子里的那只长得像狮子一样的大白狗,老特别了。就凑过去引它玩耍,我不记得是怎么惹毛它了,被他的牙在我的小腿上留了一个大牙印子。我当时整个小腿都麻着,我卷起我的裤腿,瘫在台球桌上喊救命!接着,我被送到了镇上的医院,在包扎完伤口后,家里人就在七嘴八舌地商量,然后我就去了另一层楼注射一针。直到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狂犬疫苗,那个有可能会影响大脑发育的东西。无独有偶,从那以后三好学生再也与我无缘,顶多也就只能拿个进步奖。
在那次惨痛的经历后,我再也不敢跟他玩了,我也再没有摸过狗,并要保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甚至,对所有爬行类的动物。
所以,后来我只能在闲暇时坐在凉亭底下,看着它,看着它那深邃的双眸。
我离开那个屋院那天,我背着大行李,手里攥着一张车票,天飘着小雨,风细细的刮着,门墙边上的三角梅,给门口铺上了一地的娇媚。它站在花底下,哀哀地叫着,直到我再也听不见。
前些年,我听闻了屋院被政府征收,并且强制拆迁的消息。紧接着,就听闻了它的死讯。有人说它是病死的,也有人说它是老死的,还有人说它是被盗贼乱棍打死的。我相信,它一定是为了护家殊死顽强抵抗才死的。对它来说,前面的两种死法,太窝囊了!它,就像他头顶那簇繁茂三角梅那般,宁可在最艳丽的时候整朵凋零,也绝不在枝上慢慢枯萎。这样,他就能静静地在那簇艳红欲滴的三角梅花下,守卫在我童年记忆的门口,永远,永远!
回 归 田 园
谭欣欣
七月,对于学生来说是放假的季节,是可以放松的时间;而对于农民来说,是丰收的季节,是农忙的时间。在前几天,我就和爸妈一起回到乡下外婆家帮忙摘花生。
或许是因为我已经多年没有接触过农活,所以重新接触的时候难免会觉得生疏。外公外婆负责把花生从地里拔出来,而我和爸妈负责把花生摘下来装好。虽然听起来容易,但做起来也不容易。我们干活只有三个小时左右,但对于许久没做过农活的我和爸妈来说却是一个漫长的时间。
那一天的辛苦劳动经历让我不禁想:我们只是干了几个小时就觉得辛苦了,家乡那千千万万的农民们,都像我外公外婆一样,一直都在田野间辛勤劳作,他们为什么没有过要放弃干农活的想法呢?他们的儿女大多都有能力给他们养老,但为什么依然还要坚持自己下田下地干活呢?我细细一想:这或许是他们不想麻烦儿女,或许是他们不想给儿女增加负担,又或许是他们觉得这种“汗滴禾下土”的生活更能警醒后代,让他们能够努力学习,日后不用再干这种粗活吧。
记得,我妈在我年少时,经常跟我说过“你不努力读书,以后就要回家耕田种地才能养活自己”。虽然在我的印象中农民就是面朝地背朝天地干活的形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例如收割机的出现和普及,很多时候已经不需要人们像以前那样,事事靠苦力来干农活了,这大大方便了农民们的生活。其实,无论社会怎样发展,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他们的付出,我们每天到市场上购买的蔬菜,水果,大米等等农作物,都是他们辛勤劳作的成果。
这时我不禁想到:现在生活在城市的有些人,在见到农民的时候,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会远远躲开他们。我很鄙视这种行为,因为他们的这种举动,不仅伤害了他们的自尊,而且也是降低了自已的人品。劳动是光荣,他们为了生活,或是为了一种乐趣,辛勤耕种自己的土地,自食其力,不贪不谋,这是何等高尚的品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朝诗人陶渊明这种恬淡闲适、寄心于远,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至闲至静,朴素自然,平而有趣,淡而有味,这是一种何等高尚的人生境界,这是一种何等超脱尘世的自然情趣。因此,我想问一问这些城市人,你在对他们表现出嫌弃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如果没有他们,千家万户的粮食从何而来呢?
其实,农民们的生活,朴素自然却别有情趣,在乡下,周边的邻居大多是自家亲戚,农忙过后,互相串门什么的也是常事,做了好吃的在家门口大声喊几句,也能把大家都叫过来一起品尝。但城市里的街坊大多都是陌生的,很多住了好几年都不知道隔壁的人是谁,人与人之间变得冷漠,似乎没有人会关心别人的生活,上下楼梯碰见了也只是默默地走自己的路。虽然大城市给了我们更好的生活水平,但是也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没有农民的这份质朴与热情。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决定出去外面大城市打拼,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奔赴大城市奋斗。所以农村里我们能看到大量丢荒的田地。有得必有失,我们或许得到了曾经向往中的生活,在城市里获得了一席之位,又或许只是过着温饱的生活,每天为了生活奔波劳碌着。不知道那时候,我们会不会想起曾经小时候在乡下的生活,虽然没有高楼环绕,没有繁华的商铺,没有络绎不绝来来往往的车子,但是那种宁静的生活却是城市里得不到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就在他的诗句里,深深表达出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我们也渐渐地发现,因为面对着生活,工作的压力,很多城市人慢慢开始选择出外旅游或者其他方式来放松身心。其实在我看来,回归田园,回到乡下也是一种放松,也是一种享受。在日益变化的今天,回到农村,回到乡下,参加田间劳作,可以让我们回味生活,忆苦思甜,享受劳动带来的无穷乐趣,回味小时候的快乐。
当我们面对未来不知所措,当我们面对困难想要退缩的时候,回乡下去看看山,看看水,给自己的心带来一份宁静,给自己的生活暂时降压,重新激发自己生活的勇气,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态度呢!有时间的话,我们都回乡下看看吧!
我 想 有 个 家
丁丽婷
都说家是父母的王国、孩子的乐园、心灵的港湾。为何我却感受不到这种天伦之乐?我有一个吃苦耐劳的奶奶,一个长年在外工作的父亲,,还有一个……母亲。在这个看似美好的家庭里,我却丝毫感觉不到家的温暖。
“欣儿,欣儿,该吃饭了。”听到这苍白无力的声音,不用猜也能知道是奶奶的声音。我放下手中的笔,安静地走过厅房,无意间看到门口旁的一麻袋东西。又是两个人的晚餐,屋内显得特别冷清。“奶奶,你怎么又去捡垃圾了。我妈是不是又忘记给你钱了。”奶奶低下头,尴尬地笑了笑:“我是在家无聊,出去走走。”真的是这样吗?我不敢问出口,怕气氛会变得更加凝重。看着桌面上的菜,看似丰富,却难以下咽。大眼瞪小眼的尴尬场面就像一场电影每天不断重复上演,死气沉沉的气氛让我无法呼吸。
不敢想,不再有,手里渐逝你的温度。
本以为每天都一样,一进家门便能嗅到饭菜的馨香。但是一切一切却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美好。这天我放学回家,推开院门,院子里显得格外安静,空荡荡的房子一遍一遍地回传着我的呼喊声(奶奶)。以往都会响起奶奶的嘶哑回应声的,我仿佛明白了什么,使劲往奶奶的房间跑去。轻轻地推开房门一看,整整齐齐的被子,房内十分干净。紧闭双眼,眼泪从脸颊流过,穿透我的心房。我屏住呼吸,仍然抱有一点希望,安慰自己这并不是自己所想那样,鸡皮疙瘩已经蔓延我身上的每一个角落。随着一阵咯吱声响起,拉开衣柜发现仅有的几件衣服也不在,我的心已彻底绝望了。眼前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诉我:奶奶离家出走了。
眼前一遍一遍浮现出以往那些不堪入目的画面。
夕阳西下,正是人们归家的时刻。透过窗户,可以清楚地看见奶奶左肩扛着一麻袋东西以及右手拎着几袋蔬菜正在悄悄地推开院门。只见她蹑手蹑脚地走过院门口,生怕被发现似的。“妈,你怎么又去捡破烂了?”忽然传来母亲的声音,我趴在桌子上,清晰地看见母亲正走进我的视觉范围内。奶奶就像被发现做错事的小孩,撇着嘴巴无辜地盯着母亲,小心翼翼地把那一麻袋空瓶放到一旁。奶奶尴尬地笑了笑:“我就是出去走走。”母亲更加生气了“我没给你钱吗?好像我亏待你似的。有必要出去丢人现眼吗?你就在家里照顾好欣儿就行了。”奶奶听到这里,一把扔下手里的蔬菜,瞪着母亲说:“我丢人现眼?对,我丢人现眼。你以为你整天没日没夜地出去打麻将就不丢人了是吗?街坊邻居都议论纷纷了。你让我这张老脸往哪搁。”母亲居然挽起手袖,大声嚷嚷:“你是什么东西?居然还管起我来。你怎么不管管你儿子,一年才回家一次,我现在就像守活寡一样。你以为我好过是吧!”奶奶扭过头,小心翼翼地弯下腰去拿蔬菜。走了几步便回过头来对母亲说:“无理取闹,不可理喻。”
想到这里,我已泪流满面。也许这个家让奶奶有一种窒息的感觉吧!也许她只想出去透透气。我不断在安慰自己,告诉自己奶奶只是去大伯家呆几天而已。而此时,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只响。我向厨房走去,拉开冰箱后那瞬间的心情就像坠入深渊般。只有一个鸡蛋,只有一个鸡蛋,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炒蛋!无意间又发现家里没米了,雪上加霜的坏心情随风而来。我抹去眼角的泪水,从厅房里搬了张凳子放在煤气旁边。小心翼翼地站在凳子上,身体不停地颤抖着。脑子里一遍一遍地回想着奶奶炒菜的情景。正在我焦急万分时,一脚踩空连同凳子一起跌倒在地上。等我爬起来连忙关上煤气再看鸡蛋,发现早已焦黑了。本想翻过来看一下,拿起铲子,紧接着又被烫了一下,慌忙之下把鸡蛋也给打翻到地上。暗淡的灯光下,不知所措的我只好蜷缩在地上大哭起来。等我回过神来,只好求助母亲,却没料想母亲竟然一连三次都不接电话。那一刹那,我就像被抛弃了的孤儿,世界只剩下一片漆黑。我无法理解母亲的行为,无法理解奶奶的出走,无法理解父亲的不管不顾,我甚至无法理解自己为何会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我抓住掉在地上那乌漆抹黑的鸡蛋,混合着掉下的眼泪不停地往下咽。这一顿,是我从小到大吃过最难以下咽的。为了让自己不再难受,我选择了进入梦中。
第二天早上,我在书桌上发现母亲留下的小纸条,小纸条里夹着一些钱。纸上仅有短短的一句话“自己出去外面餐馆吃。”我不停地在问自己:我是谁?为什么我会出生在这样的家庭?不公平的上天不公平的待遇。既然你们都不想管我,我也不想呆在这里了。我拿着这些钱,既伤心又愤怒地离开家里。吃完早餐后我便跟随几个男孩走进了一间网吧!在网络游戏里,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刺激,心里也得到了满足。这种感觉一直持续到花光身上所有的钱,被老板赶出来后,我只好灰溜溜地回到那个“家”。我一直都在幻想着奶奶已经煮好饭等着我回去的那个场景,走着走着,突然听到隔壁巷子有人在吵架,声音很小很熟悉。我好奇地把头凑过去看,亲眼目睹母亲被小卖部的老板扇了一巴掌。我连忙跑出去推开他:“你凭什么打我妈妈。你别以为我力气小,我可不怕你。”他指着我说:“我不跟你小孩子一般见识。”然后又指着母亲的鼻子大吼:“欠我的,一分都不能少。”我瞪大眼睛盯着他,“有我在,别想欺负我妈。”母亲伸出手拉着我,叹了一口气便说:“走,妈带你去餐馆吃。”我心疼地摸着母亲的脸庞,不争气的眼泪拼命往下流。“妈,疼吗?”“妈妈不疼,我问你,今天去哪了?老师打电话给我,说你一整天都没去上课。你这孩子怎么学会逃课了,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母亲语气越来越强烈,看见她那么在乎那么着急,我的心里有种被安慰的感觉,忽然意识到自己的不是……
第二天清晨,在梦中被吱吱喳喳的鸟儿吵醒,晕沉沉的头抬不起来,身体像瘫痪一样无法动弹。发现自己的被子并没有盖在身上,床上也变得冰凉许多。我花光勇气睁开眼睛,却发现这并不是自己的卧室,而是一间废弃的小房。我开始焦急起来,用力呼喊母亲。没有人理会我,我也没有闻到一丝希望。隐隐约约想起昨天发生的点点滴滴……
我在回家路上无意间目睹到小卖部老板在欺负母亲,生气勃勃的我跑过去抓住那人的手拼命地咬。他使劲把我推开后,我仍然瞪着他。“你们两个都不是东西,欠我的一个子都不能少。”母亲对我说:“欣儿,你先回家去。等会妈妈回去给你煮好吃的。”看着母亲的背影消失在胡同里,心里还是抱着期待。回到家后,仿佛等待了一个世纪,却还是没有等到母亲的回来。想着想着,心口就像被刀子划过一样难过。愤怒之中我又想起了小卖部老板,我来到那间小卖部后便大摇大摆地走进去拿了许多零食,当我正想出去时被老板娘叫住了“小丫头,你怎么不给钱?”我把食物紧抱在怀里,老板娘却拼命抓住我的双手。情急之下我把零食都扔掉拿住桌上的小刀划过那女人的手,正想逃离时又碰上老板搬货回来。手无寸铁的我一下子就被老板五花大绑在凳子上,他毫不留情地扇了我一巴掌“臭丫头,把我咬了还敢跑来这偷东西。今天我就替你爸好好教训你。”嘴角流过血红红的液体,火辣辣的感觉像是火焰在燃烧着我的脸庞。我忍住疼痛,破口大骂:“放开我,你管的着吗?放开我……”没料想那老板竟然把那大胶布封住我的嘴巴,我不停挣扎着。看着他们两个离开去医院后,没料想他们的弱智孩子出现了。他大概十五六岁,眼睛看似单纯,却比他的父亲更要凶狠残暴。他一把抓住我的头发“叫你伤害我妈,看我不整死你。”他把我推倒在地上,对我不停地拳打脚踢。我没有反抗的余地,也没有呼救的机会,只能默默地承受这一切痛苦。我开始绝望,甚至觉得死亡是一种解脱。
想到这里,生还的机会显得十分渺茫。好想赶紧结束这惨淡的人生,我不愿继续走这一条没有希望看不见未来的胡同。如果有下一辈子,我想生活在一个有爸爸妈妈陪伴的家庭里,还有个慈祥的奶奶。一丝阳光射进屋里,清新的空气渗入我的脑门。在这个鸟语花香的王国里有许多可爱的笑脸,她们似乎都在对着我笑……
那个感谢党的人
黄 蕾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离开柜员岗位的日子已经快两年多了,我遗憾许多很有意义的故事,都没有记录下来.但只要稍微翻阅记忆的碎片,那个感谢党的人就会清晰的浮上脑门。
记得那一天早上,开门营业第一波客户潮散去后,他走到我的柜台,告诉我取150元,在我进行存折补登和票据打印的过程中,他在口袋里拿出了一个本子,对着我的窗口念了起来。一开始不知道他在念啥,还以为他脑子有问题,听着听着,听到他居然念出了我的名字,祝我身体健康……不用几分钟,我就把他要取的150元递给了他。
我觉得他非常奇怪,他离开营业厅,我问同事们才知道,他是一个无儿无女的老者,靠着国家每月发的低保金过日子,每隔两、三个月来取一次钱。他每次来取钱,都是规规矩矩的,无论排多久的排,也没半点不满。来到谁的柜台取钱,都拿出那个本子念,念一些祝福人的话,把我们工号牌的名字加进去念,直到我们叫他按密码、签名……两个月后,当我们正在议论着他的时候,他又出现了,带着一大袋子的橘子,在柜台的玻璃窗外面示意我们出去拿,我们让他拿回去自己吃,他就是不肯,还不停的摇营业厅的门,我们只好让他把橘子放在窗台上。他高兴地离开了,可没过几分钟,又带着一些饮料、面包来了,不停在传递窗塞进来,一边对我们说“要补营养,要补营养……”
后来,我们在村委会那里得知,他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人,他把我们农信社当成是共产党了,把每个帮他办理取款的人当是给他生活补贴的人。所以,每次他取了款,都用一点钱买一些水果、饮料感谢我们,感谢农信社,感谢共产党。
我们听了,都很感动,心里像有一面党旗在迎风飞扬……真好啊!在农民兄弟的眼里,农信社代表着党,像春光一样给予农民希望,农民亦心存感恩。
静心品茶
张文清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每有空闲,我便会净手,烹茶。在灯下观书,品一杯清茶,寻得一方清幽。看茶轻悠的热气在灯光下袅娜升腾,望着窗外定格的夜色,心情也会变得那样的清闲。把一切忘却,不知道时光是怎样慢慢地逝去,不知夜是如何在生命中飘失。这就是我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记得爱上茶,是在年轻时的岁月;懂得茶,却是在多年之后。茶就像人生的缩影,绿茶是青年,铁观音是壮年,单枞是中年,普洱是老年。茶在没有喝之前,你闻到的是它的清香,看到的是上面徐徐升起的雾气,飘荡回绕,让你心存美好与向往,以为生活也是甜甜的,香香的,清清的。可是你品上一口,才知道它是苦的,即使是上好的茶也是微苦的,这就好像我们的人生,一路上总会尝到艰辛与苦涩,再幸福的人生也有忧愁的时候,不同的只是味道淡一些,时间短一些罢了,没有人能避免痛苦。当你厌倦了白开水的索然无味,当你难以习惯咖啡的苦味,不如选择喝茶,让淡淡的苦涩和清清的余香萦绕着你,久久不散,回味人生,留一些思索,收获一点感悟,这样可以让人生更有一股说不明道不尽的味道。
生活中,有些事有些人需要慢慢来对待,心急了反而适得其反。 做人要真诚, 做事要认真,有些事,还是看淡了好,淡是宁静,淡是大气,淡是顺其自然。当你心烦时,拿一本书,端一杯茶,细细地读,慢慢地喝,书能育人,茶能静心。书指明你前进的方向,茶指导你前进的步伐。悠悠的茶香伴着书香,洒满了温馨的小屋,相得益彰。那种情致,真的很美,你会心有如止水,世外的一切都变得如此的不值一提。
是的,人生如茶,茶如人生。品茶,不但品茶的色香,还品人生的酸甜苦辣。当你终于明白,人生如茶,不仅有幸福也会有痛苦,你的内心会变得很宁静,也会真正懂得幸福的来之不易。
朋友,品茶吧,珍惜与茶的缘分吧!
品茶静思的滋味,本身就如同一杯浓浓的清茶。
茶品多了,品深了,你会深深的明白,茶是和的体现,是至善至美的体现,是清淡平和的人生真谛。慢慢的,你会把品茶当是一种超脱、一种人生的境界,你会在杯茗中与自然有了最亲近的对话。你会明白,茶是对人生最完美的诠释。茶之道,是虚怀若谷的超然,是怡然自得的洒脱,是泰然自若的宁静。品茶是心的回归,心的释怀,心的洗礼,心的享受。茶是悟,天地之鉴、万物之镜。茶虽微渺,却片片蕴藏着奔放的生命力,在煎熬中越发显得从容潇洒。茶是淡,醇而不浑,甘而不腻。可以让人远离浮尘喧嚣,渐入青山幽谷,灵魂在茶香水清中净化。可以说,品茶就是读无字之书。
茶道的本相就是宁静以致远,茶圣陆羽就是以茶而入道。茶禅之道在于清心,自唐宋以来,禅提升了茶的品位,茶洗涤了人心中的幽暗,茶禅一味,悠然忘怀。人生有八味,一壶得真趣,羡慕嫉妒恨,不如喝茶去。不论是否信仰佛教,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份禅定,从禅定中去闻悠悠茶香,从茶香中品味旷远禅定,此中有真趣,欲辨已忘言。
如果有人问我,删去那些品茶的空灵的感觉,你品茶中获得的最实在的收获是什么?我会说,在品茶中,我懂得了生活其实不需要太多的华丽与装饰,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去澎涨自己。我们只要如茶一样,清清淡淡的,便足以意味深长,回味无穷。
人生如茶,茶如人生。茶是禅,是佛,是道。人生如茶之淡,如茶之清,如茶之和,如茶之静,如茶之美,那一定是一种境界高远的人生。
档案换来幸福的生活
李燕玲
记得自己最早参与档案工作是2003年秋,那年我还是基层工商所的一名干部,因为工作需要,组织安排抽调我到云浮市工商局参加为期三个月的档案业务培训班学习。经过专门系统的档案知识培训和工作实践后,我脑海中对档案的印象得到根本性的“颠覆”,由开始模糊地以为“档案就是收集一张张泛黄的旧纸张进行保管”,逐渐领悟到,档案是厚重历史的文化积淀,是历史事件的充分见证,是传承文明、造福社会、服务民生的重要载体。
从那时起,我渐变成为一名档案爱好者。它给我的感受不再单单是最初的敬畏感,更多的是从心底里对档案本身产生的一份神圣、一种爱好,也懂得了档案与民生密切相关。特别是由于工作关系,身边接触到很多企业商户和百姓群众,亲眼见证了很多关于档案化解难题、档案为百姓群众服务的真实故事,见证了档案服务民生的真正价值。
档案换来幸福的晚年
2012年5月的一天,一把年纪的陈某某来工商局找到我和同事,心情苦闷地絮絮叨叨:“今年我到退休年龄了,本来一心想着退休了,该可以享受社保领退休金啦,可我到社保局准备办理退休时,社保局的同志说,化工厂已经注销了,无法为我办理退休手续。我当时就急了,十分气愤:注销就不用给我办理吗?这是哪门子的理?难道要我陪化工厂也注销不成?现在我老了,也没有生活来源,你让我咋办啊?我只想靠社保来养老!后来社保局的同志对我说,你去工商局查下化工厂的登记档案吧,或许会有资料帮到你,如果有了工商部门提供的资料,我们就依据事实办理。这不,我现在就来到你们这了,麻烦帮帮我吧。”我和同事都认识陈某某,知道她是原化工厂的一名下岗职工,其所诉说基本属实,但该企业是很久以前的旧企业,现在的业务系统不能查找到,需要人工翻阅,眼看着下班了,但想到可以帮助陈某某,我们顾不上说什么,赶紧让档案室同事作好登记后,从厚厚的档案材料中一一仔细查阅,好不容易找到化工厂的登记档案,复印了相关企业资料给他。陈某某一手拿着复印好的资料,一手拉着我们连连道谢:“谢谢,我都阻你们下班了,没想到你们把档案保管得这么好,这么年代久远的企业还找得到。”看到她如此高兴,我们的心情也非常激动,一纸档案换来了一人幸福的晚年。这次我亲眼见证了档案的重要作用和价值,此后,我对档案始终怀有一种亲切感。
无独有偶,一纸档案换来幸福的晚年不仅此一人。2015年3月的一天,我的同事接待了一位神色焦虑的老者,他说,自己20多年前是本市某制品厂的厂长,现在想找一找当时的企业登记资料,想办理退休手续。同事不解,退休去办就行了,还要厂长的职务干嘛?老人慢慢告知原委:原来,现在他正办理着退休手续,差不多就可以领退休金了,但一算计即将到手的退休金时,得知与同职务同工龄同年纪的的朋友相比,自己的明显少了一大截,咨询社保同志才知道,因为自己的退休是以工人身份的职务级别办理的,并没有以厂长的级别办理,所以比相同经历的朋友少了一笔退休金。苦恼的是,由于搬家等原因,自己当年的任职证书早就丢到爪哇国里去了,手上没有任何证明文件资料。现在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想在这里查找查找,自己当年在某真皮制品厂任厂长的资料还有没有。同事耐心倾听他讲述了事由的来龙去脉后,根据其本人提供的线索在电脑上查找,但由于这类企业早已不存在,在现行业务系统中根本找不到。同事怀着一颗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的心,并不气馁, 经多方查找后,找到并调出了该制品厂转型后的企业登记档案,并复印了该企业的相关资料到社保部门,顺利得以按照厂长的职务级别办理退休事宜,获得了应有的待遇。
人们常说,档案很寻常啊,可是,关键时候它却是不寻常的,是一笔笔宝贵的财富,惠及后人。
档案助力破经营的“瓶颈”
2015年8月的一个星期天,本市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阮经理在其朋友面前唉声叹气:“这次农民兄弟可要骂我了。”原来,自己的公司是由若干农民加盟,并投资了一些资金进来的,万事俱备,就等着公司开张了,但近期自己的资金由于种种原因周转不过来,导致资金不足,开业经营都遇到了困难,想向银行贷款又没有什么值钱的抵押。朋友提醒他,现在不是兴融资吗,你可以去工商局办股权出质登记抵押呀。
一语惊醒“梦中人”。阮经理第二天便心急火燎地赶到工商局找到了我,知道其窘境后,我二话不说便领着他找到档案室的同事,迅速为其查阅、复印了档案编号为4749的相关资料,让其到银行办理相关手续,成功贷款3500万元,公司得以正常运转。拿到贷款的时候,阮经理的脸上乐开了花。
“存史鉴今”。 档案不显山,不露水,但它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使我们“前见古人,后见来者”,正是这种独特的魅力,凸显其独特的无形的价值。正是这种无形的价值,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服务了百姓民生,为人民群众换来幸福的生活。作为一名档案爱好者,我将对档案一如既往地守望,以积极的精神,高效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幸福罗定而记录下难忘的记忆。
我与档案“共舞”服务民生的日子
覃荣芳
档案是一片沙漠,积淀着从古至今的历史尘埃;档案是一朵白云,凝视着由远及近的世间记忆;档案是一轮明月,照耀着一切世事的变迁;档案是一根链条,连接着历史与现实。今天,我工作在档案管理的岗位上,有幸与档案“共舞”服务民生。
记得第一次提到档案,是在高中毕业填写学籍登记表的时候。那时候对档案还没有什么概念,对档案意识很模糊,只记得班主任在讲台上反复地强调:大家要把信息填写正确,你们以后无论去到那里工作,这张学籍登记表要放进你们的个人档案里,是要跟着你们一辈子的。那时脑海里便对档案形成了敬畏感,这就是我对档案理解的最初印象。工作之后,经过专门的档案业务知识培训和工作实践,我深深地懂得了档案的重要性及其利用价值。特别是2009年我开始在罗定市工商局档案室工作以来,工作的大部分内容是在档案室与同事一起管理、整理档案和接待档案利用者查(借)阅档案。多年来,我亲眼见证并与档案利用者们演绎了无数个关于档案化解难题的真实故事。在这里,选择两个工作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事例,从中见证了档案的价值和作用。
2010年2月3日,我和同事接待了一位姓黄的律师,这位律师找到我们后简明扼要地说,他想查找某公司的相关登记资料。经其陈述后,我们得知,某市某贸易有限公司与我市的某商业企业集团公司发生借款纠纷,双方多次协商无法解决,该公司一直在为此事奔波,却始终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来解决双方之间的纷争。于是,委托××律师事务所黄律师来到工商局档案室,希望我们能帮忙。我和同事根据黄律师说的情况,很快查阅并复印该商业企业集团公司的相关登记资料,黄律师将这些资料作为依据提供给人民法院,回去后不久,黄律师亲自将法院判决书复印件送来罗定市工商局档案室,并高兴地说:先谢谢你们。由于有你们提供的登记档案资料的帮忙,依据很充分,顺利解决了纠纷问题,法院判决被告某商业企业集团公司向原告某贸易有限公司归还借款本金206万元及该款利息;原告某贸易有限公司对被告某商业企业集团公司以其位于某大院内的办公楼及占有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在借款本金106多万元及价值范围内享有优先受偿权。我和同事十分欣慰,双方纠纷得到了圆满解决,我们管理的档案“威力”与“魅力”齐驱啊。
2014年3月的一天,另一档案利用者潘律师“背负”着肩上的重任,来到档案室找到我,请求查阅和复印我市某木材有限公司登记档案的相关资料。他告诉我们,目前,他的案件当事人原告陆某某(反诉被告)与被告我市某木材有限公司(反诉原告)因买卖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双方在法庭上争执不下,其发现争执焦点的理据还不充分,所以争执不下,因此,他的案件当事人(即原告陆某某)委托其到来查阅了解档案相关资料,请求帮忙。后来,潘律师以此为证据材料提供给法院,并大获全胜,于9天后由法院作出了如下判决:被告某木材有限公司在本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日起5日内支付725040元给原告陆某某,驳回被告某木材有限公司的反诉请求。在档案的有效法力下,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有效的维护,潘律师也因此时常打电话来给我们表示感谢。
档案是再现历史真实面貌的原始文献,它容不得有半点的怠慢和篡改。同时,档案工作又是十分枯燥乏味,既辛苦又锁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抄、写、收集、整理、分类、组卷、装订、编目、录入、扫描、归档、查(借)阅档案等烦琐性工作,但我从来没有感觉厌烦,每当看到档案利用者烦恼而来满意而归、如愿以偿地查找到所需要的档案资料时,我就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觉得它很有价值。是的,因为服务了民生,不仅档案本身很有价值,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我的人生意义也从中得到了体现。今后,我还要与档案“共舞”服务民生。
罗定景物 10 首
黄继深
双德瀑布
双德雄奇别有天,林森壑峭叩情弦。
万寻远岭环幽径,千尺高崖壮雨烟。
陡路何曾拦旅足,飞泉直泻到心田。
游童独享真怡趣,自约他朝再乐颠!
注:双德瀑布,在泗纶镇双德村,距罗定城区40余公里,不远处有花卉种植基地和700年古杉。
黄昏金银湖
金银湖畔到黄昏, 碧水蓝天别样新。
拂面来风无溽暑, 升空入画有冰轮。
扁舟一叶凌波远, 鹭鸟三声悦耳真。
更喜紙鹞迎晚照, 松涛汹涌涤烟尘。
开元寺
开元名寺倚南山,礼佛禪修远俗闲。
古刹千年延烛火,新园万应旺西关。
恢弘气派蓬莱景,灵圣通神菩萨环。
宗教善行臻国泰,祥光永照水云间!
注:开元寺,在罗定市太平镇,始建于唐朝开元二年,近年重修。
杉塝榕抱松
双生奇树引游踪,杉塝村边榕抱松。
贞爱缠绵三百载,温馨缭绕一千峰。
欲追潇洒向云海,却领婆娑摇翠茏。
欣幸人间谐美眷,泷江河畔听晨钟。
注:杉塝,罗定市双东街道以民村地名。
粤西芒果王
名冠粤西芒果园,仙风鹤骨竹围村。
粗生胸径仨环抱,古老年轮四百晅。
巨擘撑天干拄伞,虬枝幕地影翔原。
泷州史迹千秋驻,提振声威荫子孙。
注:粤西芒果王,在罗定市附城街道竹围村,已有400多年树龄。
晅,晅耀,犹照耀。四百晅,四百年声名远播。
分会公婆石
公婆化石守深山,草长莺飞聊与闲。
岩画单钟风月里,璧人双伫水云间。
未将春老染愁鬓,却遣秋清濡秀颜。
吟友缘悭非隔远,他朝旅热到西关!
注:分会村,在罗定市泗纶镇,与榃滨镇六云村相邻。
石板坑古瑶民居遗址
石板坑冲乡径深,古瑶遗址友同寻。
刻龟半岭留岩画,夯土一基朋俚音。
牛卧高冈因暖草,床翻竹底为清琴。
山河久远藏珍宝,开发潜能见贵金。
注:石板坑,在罗定市榃滨镇山河村。
夏日苹塘
高新农业起苹塘,沃野鲜葳衬画廊。
脑际金葩迎日灿,眼前绿意满棚装。
映湖水岸瓜行俏,排闼峰林云彩扬。
如墅村居仙景里,联赢经济向繁昌!
鸭兜岭
五七驱行爬鸭兜,天高气爽意悠悠。
万米长岭坚加固,数十风车云绕周。
坡陡弯多惊履险,峰青野阔趣凝眸。
亲情最喜双童乐,入夏频追果熟秋。
注:鸭兜岭,实为建设风电场开辟的山道。
观桂台
正对祖山观桂台,今年完善景徐开。
登阶步步青林阔,眺远重重碧影来。
特产驰名彰世界,品牌升值喜桃腮。
乡村绿旅增幽胜,粤西天地万锦裁。
注:观桂台,在罗定市榃滨镇山河村324国道旁,离市区17公里。
宋 桥 街 的 故 事
王往 痴语
宋桥街有三个痴子。一个叫小六子,破衣烂衫,拖着鼻涕,整天在街头急匆匆走着,好像在寻找什么。还有一个叫钻头,高个子,尖头,小眼睛,比较活泼,隔一阵子就指着某人或某处,喊一声“日你妈的,站住”,听见的人吓一跳,真的就站住了,钻头就哈哈大笑着,一边笑一边拍腿。行人一看是个痴子,也笑了。钻头见此笑得更响了。我们也会逗钻头:先叫他一声,钻头!钻头很奇怪地等着我们说话,我们突然一跺脚,喊着“日你妈的,站住”,钻头就哈哈笑着,飞快地跑了。钻头和小六子应该属于重度智障,而另一个痴子比他们好多了,乍看上去,以为是正常人。这是个女痴子,叫罗青萍,是宋桥中学的语文老师罗启鸿的女儿。
罗青萍没痴之前,还常将自己家里的东西拿给小六子和钻头吃,宋桥街的人都说这小姑娘天生的菩萨心肠。罗青萍问过父亲罗启鸿人怎么会变成痴子的,罗老师说世界上的事都是这样的,有好就有坏,有善就有恶,有晴天就有雨天,有正常人就有痴子,没必要问为什么。罗青萍说不知道他们心里想的和我们一不一样。罗老师说,他们会想什么呀,什么时候吃饭都不晓得,关心这个做什么,没有意义。
罗老师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也会成为痴子。
罗老师有两个孩子,大的是男孩子,考上了东南大学。女儿罗青萍学习也好,和她哥哥不同的是,她不用下苦功夫,边学边玩就在班上排了前列。罗老师的同事和宋桥街的人都说罗老师家要出两个大学生了,一龙一凤,门庭生辉啊。罗老师脸上笑眯眯的,心里担扰。儿子考上大学,是因为初中时成绩就好,考上了县城的重点中学“淮中”,淮中的升学率是百分之八十以上,儿子上大学自在意料之中。女儿在初中时和她哥成绩一样好,中考分数却只够上本镇的高中,本镇的高中师资力量差,软件硬件都远远落后于淮中,升学率不到百分之五,有一两年还是光头。上宋桥中学,就等于花几年钱买个高中毕业证。
罗老师总结女儿为什么考不上淮中的原因,就在于罗青萍依仗小聪明,浮光掠影地学得了表面的东西,没有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不如她哥踏实。穿衣打扮,描眉画眼,看小说,占了她好多时间。另外,罗青萍还有多愁善感的毛病,情绪波动大,总有一些奇怪的想法。比如,宋桥街上有一个瘫子,常年坐在安装着轴承的木板上,两手撑地游动着行乞,罗青萍每次都要给他一两角钱,而且面露悲戚。她问父亲,这个人心里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罗老师说人到这种地步,还说什么痛苦、快乐啊,我想他已经麻木了。罗青萍又问,是不是他已经感觉不到时间存在了?罗老师说,你净瞎想,瞎操心,他根本就不会想到“时间”这个问题。再比如,有一天中午,街上有人围着一辆车子哭,车上一个小伙子死了,是在含沙河里用触鱼器捕鱼被电倒了,拉到镇卫生院没救活,罗青萍就跟着死者家属流泪。她问父亲,每年都有人被触鱼器电死,人们为什么还要冒险用这种方式捕鱼呢,真的不怕死吗?罗老师说,傻话,谁不怕死,可是农民想挣钱嘛,只好侥幸一搏。罗青萍又问,人们为了生存,就只想占有眼下的时间,不会考虑以后的时间,是不是这样的?罗老师说,他们肯定也会考虑以后的时间,这个时间就是日子,没有你想的那么深奥,眼前的日子和以后的日子都要过,眼前的时间和以后的时间都是一样的,生生死死,一代一代往下过,想那么多那么复杂做什么……
罗老师总是不断敲女儿,说宋中可不比淮中,没有顶尖的成绩很难考上大学。罗青萍说,爸,你放心,就我这成绩考大学没问题,不敢说本科,上个一般大学绝对是小菜一碟。罗老师说,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你看你目标就不高,哪能……罗青萍一扬眉,谁说我目标不高了,我将来还要研究宇宙呢。罗老师因势利导,对呀,越是尖端的科学越要打好基础,越要有好的平台,考上大学将来才能从事科研啊。
罗老师的苦口婆心并没有作用,女儿还是想怎么就怎么,结果,高考成绩下来,让他一阵心凉,七门功课加起来不到400分,普通大学也上不成。
罗老师气得几天没吃下饭,不理女儿。罗青萍倒是当着儿戏,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考不上大学也罢,她要出去打工。这一句把罗老师惹火了,扬起手就要打,打工,工打你还差不多,到时要不到工资你跳楼去啊。
罗青萍被他吓住了,愣了半天才说,那你说怎么办,爸?
罗老师说,怎么办?考大学,继续读书!
罗青萍说,复读啊?我不上补习班,一个班那么多人,闷死了。
你不是要研究宇宙的吗?嫌闷你就到太空里去!罗老师又吼起来。
罗老师痛苦了一段时间,静了下来,分析了女儿落榜的原因,除了个人因素外,宋中的教学质量差的确是重要一环,女儿这一届高中三个班就考上了两个,还都是普通大学。罗老师决定给女儿送到临县的涟河一中复读。涟河一中虽不如淮中,但是在涟河县还是最好的。另外,女儿的分数太低,像淮中这样一流的学校也不会收。
罗老师怕她不去,先叫妻子给她买了一身新衣服,说,青萍啊,爸不是不懂道理的人,去县城读书,各方面都要讲究,比不得我们宋桥随便,只要成绩上去了,要什么爸都给你买。谁知,罗青萍很乐意去县城复读,说换个环境好,宋桥都快闷死我了。我才不怕人家笑话我穿着呢,城里我又不是没去过,我也不比谁差。
重要的是成绩不要比人家差。罗老师赶紧纠正,怕她是因为县城好玩才同意去的。
开学了,大热的天,罗老师陪着女儿去了县城,罗老师手提肩背全是女儿生活用品。到了学校,父女二人已全身湿透。罗老师看到女儿的身体已经显出曲线,先是一阵幸福,女儿好像突然间长大了,接着又是一阵担心,怕出什么事儿。
安顿好女儿后,罗老师划着鬓发说,青萍,你看,爸头发白了多少。
罗青萍说,这都是时间老人的礼物啊,朝如青丝暮成雪,爸,你大大的辛苦了。
就为了爸这一头白发,你也要努力,是吧。罗老师微笑着说。
我知道,罗青萍说,你刚才一提头发我就知道你是在铺垫,好吧,我尽力而为。
罗老师严肃起来,少油腔滑调,把成绩提上去才是你本事!
开始的时候,罗青萍的学习是认真的。罗老师给女儿送钱送物,又是观察又是打听,没有发觉女儿做功课以外的出格事情。到了下学期出了一些问题。班主任向他反映罗青萍经常逃课,而且多次夜不归宿。罗老师惊呆了,把女儿叫到一边,忍着怒火问她为什么逃课,夜不归宿是去了哪里。罗青萍说出去玩了,瞎逛。
那么夜不归宿呢?罗老师提高了声音。
看电影看录像。罗青萍仰着脸。
罗老师终于忍不性子了,抬手给了她一巴掌。
罗青萍捂着脸,长长地叹了一声说,爸,你也别来气了,我不想读下去了。
想不想读,你都给我老实点!罗老师眼里喷着火。
罗老师让女儿向他保证不准再逃课了,更不得去录像厅了。罗青萍答应了。
罗老师本来想,只要你老老实实读到高考,考不上也就算了,反正老子尽力了。谁知道还有更大的麻烦在后头。
一天,校长通知他去学校,说有个女人到了教室打了她女儿罗青萍,说罗青萍勾引他男人。校长说校方决定开除罗青萍。
罗老师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他跌跌撞撞地把女儿拉到无人处,问了事由。
是的,罗青萍说,我跟他好,我们经常在一起。
他是谁做什么的你们怎么会在一起?罗老师惊恐万分。
是一个画家。罗青萍沉着地说。
跟他在在一起干什么?
跟他在一起……有意思。
有什么意思你说!罗老师感觉自己要倒下了,强撑着身体问,他真是……结了婚的?
可能吧,那个女人说他是她男人,我以前没见过她。
罗老师觉得女儿的书是不必读下去了,保住女儿名声,甚至是生命,是最要紧的。他没和校方打招呼,也没拿上女儿的任何生活用品,就押着她回家了。
罗老师怕再出什么事儿,就对女儿说,既然你不想走读书这条路,我也不强求了,过一段时间给你找个工作,但你要安稳些,再有什么胡头心思,我对你可就不客气了。
同时,罗老师还叫家里人看紧罗青萍,不要让她乱跑。
罗青萍安安稳稳的,吃了饭就在房间看书,看不出有什么异样举动,时间一长,家里人就对她放心了,看管自然放松了。罗青萍得了空子,竟然又去涟河县城,找那个画家了。
罗老师不想声张出去,只是把女儿关在房间审问。罗青萍说她喜欢和画家在一起,叫父亲不要管她。罗老师说,要是真的谈恋爱,我也就不想问了,可是那人是个有妇之夫,能给你什么,他就是一个流氓,你懂不懂。罗青萍说我不是图人家什么,就觉得在一起有意思,他不是流氓,对我很好。
那他家里人也不管吗?你这是破坏人家婚姻知道不?罗老师虽然压低了声音,可他觉得胸腔里都要爆炸了。
他家里是管的,罗青萍说,所以他也很痛苦……
他也痛苦,你也痛苦,你们在一起还有什么意思呢?罗老师双手放在女儿肩上,摇晃着她,最终还是控制了情绪,轻轻拍着她,青萍,听爸的话,不要再和他来往了。
罗青萍掉下了泪水,说,跟他在一起,我才能感觉到时间存在着。
时间永远存在,时间无所不在!罗老师几乎疯了,他忍不住大喊着,再去找他,我断了你的双腿!
罗老师决定给女儿找份工作。他和小学的校长说了,让女儿去代课。校长和罗老师是同学,当时就答应了,说九月一开学,就让罗青萍去上班。
你马上就是一个老师了,一定要注意自己形象。罗老师劝慰着女儿,其实自己心里一片黑暗。且不说代课老师,一个月才60块钱,没有什么前途,单看女儿执迷不悟的样子,他就忍不住想像女儿和那个画家的事闹到宋桥街的情景。
有一天,罗老师发现女儿在房间哭。
怎么了,青萍?罗老师问。
他死了!罗青萍说。
罗老师一下子猜出了是那个画家,心里一阵激动。平心而论,我们的罗老师是一个极其善良的人,但是事关他的女儿,而且又是一个害他女儿读不成书的人,毁了他女儿和他家庭名声的人,他的死亡只能让罗老师兴奋。不过,他觉得不能表现得幸灾乐祸,他要让女儿先把情感发泄出来,时间一长,就淡了,烟消云散了。
谁死了?罗老师“惊讶”地问。
罗青萍抬起头,抱着父亲,他死了,自杀了……
叫什么名字,他?罗老师从来不想知道那个画家的名字,但是现在已经不重要了,他已经不存在了。
干尔重。罗青萍在父亲怀里抽泣着,他自杀了,我们的时间不存在了。
哦,罗老师微闭着眼,吐出一口气,好像也有了悲伤,人生如梦啊,不过时间还是会存在的,青萍,以后的时间就属于你自己了。
罗老师以为随着画家的死亡日期远去,女儿将从悲伤中走出来,自己也会结束一段恶梦,他甚至不想让女儿去代课了,再换一个学校继续复读。
但是,事情却往更坏的方向发展。
有一天晚上,罗青萍在院子里乘凉,罗老师催她早些睡。女儿抬头看看天空,然后问他,爸,你说时间有多长?
罗老师一时诧异了,不懂女儿为什么问这么简单的问题,他也抬头看看天空。天空中不见流动的云彩,显得极其高远,一片沉静的黑色中闪着几颗星星。罗老师竟然也有所触动,心中涌起了天地浩茫的感慨。但是,他可不愿让女儿想这些玄妙的问题,他轻松地笑着,打算用日常的语言把女儿拉回日常的生活。
时间嘛,有多长,那要看你以什么来计算了。罗老师说,以月计,一年12个月;以天计,一年365天;以季节计,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就这么简单了。
罗青萍好像没听见,说,爸,我问的是时间从开始到结束有多长。
罗老师觉得女儿处在某种幻想中,但是他不好发火, 想用一句话让女儿了断这种无用的追问。
时间是无限的,往前是无限,往后是无限,这是常识,无限的东西怎么会有长度呢。
可是罗青萍又问:如果没有了人,或者地球、天空、宇宙都没有了,还有没有时间?
罗老师说,那也还有时间,这是客观存在嘛。
罗青萍说,可是如果什么都没有了,时间在什么地方存在呢?
让你好好读书,你不读……罗老师想了想说,你把时间都浪费了,还来问我。要不这样,开学了再去复读一年?
罗青萍说,他死了,我的时间已经不存在了,我哪有时间读书。
罗老师到底是生气了,那就不读了,去代课,走,回屋睡觉!
接下来的几天,罗青萍总是问着别人“时间在什么地方”,或者“时间有多长”,他问父母,问邻居,甚至去问街上卖菜的小贩。
人们都说罗青萍的头脑出问题了。
罗老师心中生出了新的惶恐。他要竭力挽救女儿。
晚上,罗青萍在院子里乘凉,罗老师主动和她谈起了时间。
罗老师说,青萍,你还在想“时间”吗?
罗青萍说,是啊,宋桥街的人谁都不知道时间在什么地方,时间有多长。
罗老师说,别人不知道,我知道。
罗青萍一把拉住父亲的手,眼睛直直地看着他,你说,时间在什么地方?
罗老师揽着她说,时间就在我们的生活里。比如,你曾祖父,从外省逃难到了宋桥街,他开垦了一块荒地,有了粮食有了房子后,娶了我奶奶,他们生了我父亲,还把他培养成了知识分子,到了文化大革命,我父亲被当着右派打倒了,他受不了批斗自杀了,这样属于我的祖父和父亲这两代人的时间结束了,但是时间顺延到了我的生活里,我因为家庭成分不好,不给考大学,邓小平上台后,取消了阶级的划分,我成了代课老师,后来又通过考试,成了正式教师,我和你妈生了你和你哥,这样我们和你们这两代人又有了另一种生活,也就是有了时间,你说对不对?
罗青萍点着头,好像明白了。
罗老师又补充说,每一代人都有属于他的一段时间,他只能生活在那段时间,别的时间他无法控制,对他也没有意义。
罗青萍又问:可是时间到底有多长呢?
罗老师说,时间是在生活里延伸的。像你哥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他会结婚,再有下一代。你以后工作了,也会结婚,也要有自己的下一代。这样时间就无限地延伸下去了。人类生生不息,时间永无止境。时间就在我们一代代人的生活里。
那么没有人生活的地方有没有时间?罗青萍指着天上问,月亮上没有人,有没有时间?
罗老师说,有,月球和地球一起围绕太阳公转,月亮上当然也有时间。
你说的时间是我们人类规定的,罗青萍说,如果月亮、太阳、地球都没有了,还有没有时间?
罗老师真的要哭了,他苦着脸说,时间永远存在的。
什么都没有了,时间存在哪里?罗青萍不依不挠。
罗老师冲女儿喊叫起来:这些问题有什么意义?你不要再问了。
谁知罗青萍的声音更高,她跳起来,指着天空大叫着,时间,你在哪里?
罗青萍的声音尖锐而又恐怖,罗老师不寒而栗,他的惶恐得到了印证:女儿的头脑有了问题。
但是他没想到会有那么严重的后果。
罗老师想弄清女儿为什么总要问“时间”的问题。罗老师去了县城,打听到了那个叫干尔重画家的家。
干尔重的母亲说,干尔重自杀后,老婆就带着孩子回娘家了,他们感情原来就不好。罗老师问老人家,知道不知道干尔重以前和他女儿都说些什么。干尔重母亲说这哪会知道,干尔重平时都在外面的画室。老人家把儿子画的一些画给罗老师看,说这些东西是从他画室里拿回来的。罗老师看到了几幅人体像,只看了一眼就不看了,画像上的人分明是他女儿罗青萍。罗老师问干尔重还留下别的什么没有,老人家说除了画,别的什么也没有。
有没有关于“时间”的,罗老师又问。
老人家听不明白,罗老师也说不清楚,急得胸口一阵疼。他好不容易才理顺了话题,对老人家说,罗青萍总是说她与干尔重在一起时才觉得时间的存在,不知道他们除了感情之外,有没有讨论过别的事情,陷入其中不可自拔,比如有没有可能探讨有关时间的学说,留下这方面的书籍或笔记。
老人家摇摇头,画室除了画册还有画,别的什么也没有。都在这,你自己看吧。
罗老师在干尔重的遗物里找着“时间”,想到女儿罗青萍的话,仿佛也体会到了“时间”留下的空白,只觉得眼前一片混沌。
干尔重的母亲自言自语,唉,人都不在了,还谈什么时间。
罗老师无功而返。到了家里,就听罗青萍在房间里大喊大叫,拼命捶着门。妻子告诉他,今天可不得了,罗青萍在街上脱光了衣服,是她叫了几个人才把她抱回来的。
罗老师一听,说出了早就怀疑的话:她痴了,这是精神病。罗老师决定立即将女儿送到精神病院。
女儿入了精神病院,罗老师的心并没安定下来,他也好像陷入了恍恍惚惚的幻想境地。有一天,罗老师在给学生讲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怀古》,他刚刚念完诗句,泪水就流下来了。学生们面面相觑,很是诧异。罗老师却没有注意自己的失态,说,同学们,我再读一遍,大家细细体会其中的意境: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读完了,他一时无语了,泪水流得更凶了。
几个月后,罗青萍回了宋桥街。她不再大声喊叫了,也知道爱护衣服了,甚至还能做一点简单的家务,但是仍然疯疯傻傻的。医生说,这种病完全恢复正常的不多。每天一大早,罗青萍就上了街,碰见人就说:你告诉我时间有多长?告诉我,我陪你睡觉。
有人对她说,你去问小六子,问钻头去嘛。
我才不问他们呢?他们是痴子。
嘿嘿,痴子还看不起痴子。人们都感觉好笑。
罗老师的女儿成了痴子了,宋桥街的人无不叹息。
是花痴。旁边的人说。
想到她曾经同情过别的痴子,自己如今也成了痴子,人们又难过起来,都说老天爷作弄人。
转眼间,罗青萍25岁了。宋桥街人不知道时间从开始到结束有多长,但是知道罗青萍痴了将近8年了。罗老师也越来越老了。有人对罗老师说,给罗青萍找个人嫁了吧。罗老师说她能嫁什么好人家呢,我怕嫁到人家她就受罪了。
你不能陪她一辈子,嫁人后还能生孩子,她好歹有个家。人们都劝他。
罗老师想想也是,就托人介绍对象。先后有几人介绍了几个男的,但罗老师都没同意。原因很简单,这些人要么是严重残疾,要么是岁数太大的老光棍,还有一个竟然也是精神病。罗老师一狠心,说,不嫁出去了,我养着她,养到哪天是哪天。
罗老师没想到的是,女儿将离他远去。
一天,有人看到罗青萍在邮电所门前说话。对方是一个男的,猛一看很正常,只是头发极长。听了他们对话,才知道那男的也是个过路的痴子。
罗青萍问那男的,你真的知道时间有多长?
男痴子说,知道,我研究了多少年了,我原来就在时间研究所当主任,时间就在前面,我们走多远时间就有多远,走到头就看见了,到时候我们编一本时间大辞典。
罗青萍说,那你带我去找吧,主任。找到了时间,我们就在一起睡觉。
男痴子说,我不和女人睡觉,我们所长知道了会开除我,我要编时间大辞典。
罗青萍说,你不要怕他,我们找到时间了,就在时间里睡觉,他看不见的。
男痴子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说,你看,这是时间地图,我都画好了。
罗青萍说,那我们快去找吧。
罗老师想尽很多办法都没有找着女儿罗青萍。
他经常去街头站着,盼着女儿奇迹般地出现。
时间长了,有人问他女儿的去向,他竟然也说,去找“时间”了。
泷江风云
徐 东
57
大秀这次未能从军,只有继续罗师简师班的学习,这学期开始已是初二级了,学习成绩还是优等,开学时还获得了校长吴启芳的全校表扬。
吴启芳是广东省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的高材生,对师范教育有丰富的学养和经验,只是不准党派干予,却被当局视为异党的学校,因而严密的监视和无理的丢难无可避免。
开学不久,大秀星期六下午因回濮文华店休息,收到一封来自安徽却又没有具体地址的信,打开一看,信上既不称呼也不署名,但一看字迹便知道是梁芝卿写来的信无疑。信的内容这样写着:
这次有幸逃出火坑,投向光明,是我生命的新生,一切俱好,勿以为念!
我早已断定,中国的地主恶霸和一切剥削阶级及其上层统治者,灭亡的日子不会太久了。
中国必然要走向光明!
只是抗战仍须待以时日,《论持久战》必须认真去读,方能领会。
一自投军开始,感情的事就已作了理智的抉择。只望善待伏苓,吾以为必有光明的未来。
努力自爱。挥泪着笔,不知所云。
一九三八年九月某日
读着信上文字,又喜又悲,又悲又喜,终至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喜的是,三小姐终于逃出了家庭的罗网,走向了光明的未来;
悲的是,由三小姐的明志而带来的这段如火的初恋,终于以三小姐的从军和理智的抉择而结了句号,但却给彼此的心灵造成了终生不可愈合的创伤;
喜的是,由此而造成的一段青春的烦恼终 于一切都烟消云散了,从此,他同伏苓的感情便不再有第三者的破坏;
悲的是,伏苓终是一个没有乡籍姓氏没有生命自由终日受压迫受侮辱且生死权在人手上的一位下贱的婢女,如何使她逃出魔掌,却又未有实在的把握;
喜的是,三小姐的来信,到底给了他极大的鼓舞和力量,由此而对中国的未来和个人的前途充满了光明的希望。
大秀反复把信读透以后,便将信存入他父亲遗下的百宝箱的最里的一层内,待伏苓出来时读给她听。
但自三小姐从军以后,伏苓的人身好像自由了许多,这段时间内他们相会过多次,也未听伏苓说过受到什么监视和处罚,好像少夫人也不再提起约法三章的事。
这就怪了,大秀这样想。
是怕伏苓也逃跑?
可能。但是,
但是什么?
但是也未必尽是。
为什么?
怕不这么简单。
为什么?
梁雨生有这么好心么?
这倒是的。
还有少夫人呢。
对的,少夫人更坏。
她已有几条婢女的人命血债。
梁雨生有什么干不出来?
他用几千白银买李芳春的人头也干得出来呵!他心毒着呢!
人都叫他喷鸡蛇啰!
就是。因此,
因此什么?
怕这是一条毒计!
他会怎么干呢?
谁知呵!
倒要提防着点儿。
防不胜防!
也是的,人在他手上。
自从三小姐走后,他恨着呢?
看出来了,别看他装得那么无事似的。
对三小姐,他是无可奈何。
也只有三小姐。
梁家庄有谁敢似三小姐?!
大小姐稚雅敢么?
哼,稚雅?正式大木头,最守礼了。可是她老子梁家廉把她许给了陈济棠的儿子还不到半年,陈济棠就被老蒋推倒了,全家被迫逃到香港,接着又逃往欧洲,她老子失望极了!
二小姐守俭呢?
哼,这位梁家伟的乖女,人叫她二木头,同稚雅一路货色,比稚雅还软弱守旧,抗战烽烟中,她刚从国民大学出来就嫁给了吴铁城的儿子,她的命运就看吴铁城是否能顶住日本仔的侵略了。
只有这三小姐看透了国民党,投新四军去了。
可梁雨生这位亲生的庶出女儿却是梁家庄的叛逆者,这能使他心里平静么?
这条被撩起了的喷鸡蛇!
对了!就是这样。所以他对婢女伏苓会有好心么?
可是伏苓眼下被放宽了。
何止放宽?你听少夫人怎么说的?
怎么说了?
一天晚上刚吃过饭,伏苓过来服侍她洗澡,热水都提到冲凉房了,伏苓正给她递手巾过来,她却一下子抱着伏苓,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哭着说,伏苓呀我是把你当自己女儿一口一口地喂大的呀,我又没有亲生女儿你就是我亲生女儿了呀,以前从小对你管教严些什么约法三章的都是为你好呀,你亲眼见的我们梁家庄对哪位小姐管教不严呀……直说得伏苓跪在了她的脚下,又让她亲自扶了起来。伏苓从小至大哪里见过这种场面?哪里受过这样的大礼?而伏苓又哪里有过这样的恩惠?于是少不经事的伏苓此后服侍少奶奶便更加小心殷勤起来,而伏苓从此也果真自由了许多,也再没有人去监视伏苓的行动了。
伏苓真的上当了?
也未见得这样。因为这一节戏说给大秀听了以后提醒她的,做得更殷勤小心正是为了上当而提防着的哪!
行动倒自由多了。
也未敢太多地同大秀私会,也是大家都走着瞧的意思。
这是对的。以防梁雨生的毒计。
不然,少夫人会有这一出戏演吗?
就是。
所以依我看,防止伏苓再出逃是有的,但又决不仅仅是为了防止出逃,往后的戏如何演,大家不妨小心看下去吧。
梁雨生会干什么呢?大秀继续想。
这天晚上伏苓没有来,他也不去找她。
他一躺下来就想三小姐,又想伏苓姑娘,灵魂的纠缠,使他很久不能入眠。
合上眼皮,他便看见远远地有一位妙龄少女向他走来,似是伏苓,走近了,分明又是芝卿。只见她似笑非笑、似哭非哭。
秀哥,不认识我啦?
是芝卿么?怎么又似伏苓?
在前线我是芝卿,在你身旁又是伏苓。
哦?
我在战场上同日本仔搏斗,你怎么不来?
我不能丢下伏苓呀!
你是我今生的唯一男朋友,我们也算是青梅竹马了呵!今生我们好了一场,故今日我是向你告别的。
去哪里?
离开这个世界呀!为国捐躯是光荣的。人活在世上,没有什么,只要为这个社会、为这个社会上的人民做了一点好事、一点有益的事,历史就会记住他、人民就会记住他。
是的,人活着,就应当这样。
今日向你告别,是因为我们到底好了一场,特来见你一面。其实也没有什么说的,只有一件事向你透露一下,就是:打完日本,新的中国很快就要建立。我说过,所有地主、恶霸和一切剥削阶级及其统治者都是人民的敌人,统统都要打倒,到那时,他们欠下人民的债,统统都要赏还,血债要用血来还。我今日告诉你,是让你有个精神准备,你在地方上也好做点工作。若能如此,就总算不枉此生了。
大秀于恍惚之中,好像还听到三小姐说:
还有一件,就是我去后,伏苓自有结果,这也是意料中事,也只有顺变自安,更毋须作司马牛之叹。
忽然间,芝卿不见了。
眼前突然出现一条大河,洪水咆哮而下,两岸聚满了抗洪的百姓,细看却是榃濮江口,江上有许多难民正在往岸上走去,洪水已涨到两河木桥底下,其势有如脱缰的野马。
救命呀!
在三都河木桥中间,伏苓正被两个人夹着推往洪峰之中。
伏苓!伏苓!你在哪里?
大秀正一个箭步,鱼跃般跃入河中,朝伏苓的方向游去……
大秀!大秀!天亮啦,快起床吧,你还乱喊什么?
大秀张开眼皮,只见伏苓已来到床前,便猛地爬起来。伏苓么?这么早就来了,有事吗?
这时,只见伏苓嘻嘻地笑着,她长得比以前更俊了。
做梦啦?大秀哥!
是,是的,一夜没怎么睡似的。
什么梦?
呵呵,都不记得了。大秀忙揉了揉眼睛。
不记得了?你呼我的名字干什么?
系啰,大秀哥,你乱喊伏苓姐呢。这时,刘倩也在一旁帮腔,还作了个鬼脸就提着书包出铺面去了。
不知羞?伏苓正在一旁笑着划着脸皮,梦里的事她哪里知道呵?还以为大秀是梦中与她幽会干起那种事来呢。
大秀也只对着她出神,一句话也不说。
58
这年的闰七月十四日的第二天,少夫人突然病了,说是大热症,整天发高烧,说胡话,半天已起不了床。
阎王老爷,求求你,饶命呀!阎王老爷,饶命呀!求求你了……
少夫人发起烧来,便霍地跪在床上,又是叩头,又是合掌大拜,眼珠像见鬼似的发出凶光并透出带着假笑的邪气,披头散发,泪流满面,却没有半点汗水。伏苓、秀姑、宋妈等一群婢女、使婆围在床前,又是擦泪,又是捉手,又是捉脚,又是乱声劝解,有日没夜地乱作一团。
整个梁家庄都乱成一团了,但是不准任何人到外面走漏风声。
梁雨生简直变成了一条疯狗。
梁家伟、梁家廉及在家的几位少爷小姐,全都围着梁雨生急得团团转,又全都一言不发、噤若寒蝉、鸦雀无声。
唉呀!莫锯我的头呀,阎王老爷!少夫人这样连声地哀嚎着,此时却又没有了一滴眼泪,只是把头撞到床头的墙上,几个人过来按也按不住。
唉呀!莫放我下油镬呀!
唉呀!烧红的铜柱怎么爬啦!
唉呀救命啦唉呀……
少夫人就是这样呼天呛地的日夜折腾着,全梁家庄的人都被闹得惶惶不可终日。
梁雨生等几个人四出找名医调治,那几位管家师爷则派人四出求神拜佛,甚至天天请轿把天主堂的神父辛约瑟抬进来,又是打针又是喂药又是敷冰,也未见有丝毫好转。
一天,梁雨生亲自作陪,把罗城最有名的中医生胡老爷抬进来。只见这位胡老爷由梁雨生领着进去号过脉,便出到大厅底的酸枝木制作油黑发亮的八仙台两旁,分宾主之礼坐于左右两边,寒暄并请过茶之后,便听候诊断的结果如何。
少夫人的病,依小弟看,不过急火攻心,其实并无大病。(未完待续)
省文史研究馆专家到我市开展“古村落的保护利用”专题调研
4月20日,省文史研究馆组织专家学者到我市凤阳村开展“古村落的保护利用”专题调研。
由省政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党组书记、主任(馆长)张小兰率领的调研组一行在我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炳权,市政协副主席沈灿明等人的陪同下,实地察看了凤阳村古村的建筑风格,并召开座谈会,了解该村的历史底蕴、人文背景及保护措施,并就如何加强保护和利用提出意见和建议。希望我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推进古村落保护开发工作。要积极向上申报,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传统历史文化的挖掘、整理,走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路子,通过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带动古村落发展,使古村落文化不断传承和发扬下去。对古村落的修缮和开发利用,要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保留传统建筑风格,避免破坏现有古建筑的原始风貌。
据了解,凤阳村是云浮市唯一一个进入第四批“广东古村落”名单的古村。是我市古村落保存得最为完整的村之一。凤阳古村又称羊塘头村,是明清时期罗定州“三头两赤”五大名村之一,古驿道从该村经过,是进城的重要驿站。已有500多年历史,至今保留有完整的具有岭南地域特色的村貌、建筑、祠堂、戏台、门楼、水井等。古村主体核心区域面积5000多平方米,纵横九九八十一间典型明清时期的古大屋,整齐划一,村中两条用大石铺砌的古街1公里,两旁古屋林立,见证了明清时期凤阳古村的繁荣。村中文风浓郁,尤以泷州歌、诗歌、山歌著名。
我市举办“追梦艺术金不换——陈金焕非遗作品展演”活动
2016年4月15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广播电视台、市文联联合举办的“追梦艺术金不换——陈金焕非遗作品展演”活动在市博物馆一楼举行。该活动是“我们的节日”2016“书香罗定”文化周系列活动之一, 2016“书香罗定”文化周系列活动由此正式拉开序幕。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炳权,市政协副主席沈灿明和相关单位负责人出席活动,并和现场观众一起观看了广东卫视专题报道《凡人大爱》,听取本土艺术家陈金焕介绍其传承艺术传统的故事,以及他们一家三代半世纪以来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艺术的精神。在活动中,刘炳权还为陈金焕、陈篆父子颁发“先进个人”荣誉证书,表彰他们在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贡献。
这次展演共展出了本土艺术家陈金焕及其儿子陈篆、孙子陈曜扬一家三代的艺术作品35件,其中大型雕塑作品19件,部分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省、市工艺美术奖项。“云浮市工艺美术大师”陈篆还进行了现场木雕刻展演。
市文联开展“醉美乡村——文艺家走进新农村采风”活动
2016年4月16日,市文联、市文广新局组织书协、美协、摄协、楹协、音协、舞协、作协等7个协会的文艺家开展“醉美乡村——文艺家走进新农村采风”活动。此次采风活动是 “我们的节日”——2016“书香罗定”文化周系列活动之一。
50多名文艺家首先到苹塘海惠公司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罗定市旺家农业公司、广东省名优农产品展示配送中心采风,详细了解了我市近年农村经济特别是特色农业、商品农业的发展,并在罗定市旺家农业公司内参观了农耕文化展示馆,了解我市农耕的发展历程。
随后,艺术家们参观了罗定生态文明示范村——附城丰盛张屋村,该村山环水抱、风景宜人,村中南北朝古城墙遗址、古城码头、古芒树、古驿道交相辉映,就像镶嵌在泷江河畔的一块“绿色翡翠”。
艺术家们通过采风活动,了解我市农耕发展、古城历史,感受新农村的时尚气息,同时分享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生态文明村建设的丰硕成果,深切感受到罗定市生态文明之美和现代农业的魅力所在,为文艺创作捕获灵感。
许杰诗书画作品开展为“书香罗定”文化周增墨添彩
2016年4月17日,市文联、市书法家协会联合主办的许杰诗书画作品展在南江艺苑开展,市文联、市书法家协会和美术家协会等相关人员到场祝贺并观看了展览。
本次诗书画展是许杰个人最近创作的53件精品力作,内容以名言、诗词、警句为主,作者对诗、书、画的理解独到,作品有强烈的感染力,受到书法爱好者广泛好评。
禅城区文艺家到罗定市开展文艺帮扶交流采风活动
2016年6月3日,佛山市禅城区文联组织禅城区作协、美协、书协、摄协、曲协、诗词学会等40多名文艺家组成文艺交流采风团到罗定市开展文艺帮扶交流及采风活动。
6月3日下午,佛山市文联副主席、禅城区文联主席张况,禅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林汉歆,禅城区对口帮扶办主任庄汝栋等在罗定市文联相关人员的陪同下,首先到罗定市博物馆参加“翰墨缘·同心颂”禅城·罗定优秀书画摄影作品联展揭幕仪式,联展揭幕仪式结束后,两地的书画家在现场进行了即席挥毫交流。6月4日,禅城区文艺交流采风团在两地文联的带领下到罗定学宫、罗平长岗坡渡槽、罗定双东环保工业园、禅城区帮扶罗定成果展示厅等地采风,品味“历史文化名城”深厚历史文化,领略罗定的生态旅游风光,体验罗定历史宏伟建筑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寻找创作题材和灵感。
禅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禅城区文联、禅城区对口帮扶办将收集本次采风活动的文艺作品,进一步深化开展禅城、罗定文艺帮扶工作。参加本次禅城区各文艺家协(学)会代表也表示,将以此次联展为契机,努力开拓两地文艺事业的新局面,为文艺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为丰富两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出新的探索和努力。
禅城·罗定优秀书画摄影作品联展开展
6月3日,“翰墨缘·同心颂”禅城·罗定优秀书画摄影作品联展在罗定市博物馆开展,中共罗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炳权,副市长吴华,政协副主席沈灿明,佛山市文联副主席、禅城区文联主席张况,禅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林汉歆,禅城区对口帮扶办主任庄汝栋等出席开幕式并为此次联展揭幕,两地各协会的文艺家近百人参加了此次联展开幕式。
本次联展活动目的是为了进一步促进禅城、罗定两地文艺事业的交流和发展,推动禅城区对口帮扶罗定工作深入开展,联展活动于6月和9月分别在罗定、禅城举行。本次活动得到了两地领导、两地文艺家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响应。两地书画家、摄影家踊跃参与,他们用笔墨讴歌新时代,用镜头定格真善美,创作了一大批独具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作品,展现了两地艺术家热爱生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精神风貌。本次活动共展出书画摄影作品120幅。联展揭幕仪式结束后,两地的书画家还进行了现场即席挥毫交流活动。
《燃烧的岁月》在市博物馆开展
6月29日,由云浮市美术家协会、罗定市文联主办,市博物馆协办的“燃烧的岁月”首届广东中国画写生创作高研名师班、罗定美术家协会部分会员陕北写生创作作品汇报展在市博物馆揭幕。云浮和罗定市从事专业美术教育和业余美术爱好者深入革命圣地陕北,创作出一幅幅富有时代特色风貌的画卷,为党的95岁生日献上一份厚礼。
市委宣传部、文联等单位有关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马文西,广东广播电视台《品味艺术》栏目制片人、云浮市美术家协会负责人等出席揭幕仪式。
马文西表示,云浮、罗定市六位学生通过参加这次名师班与名师面对面学习交流,开阔了眼界,提升了写生创作水平,创作出令人惊喜的作品。
据了解,云浮、罗定市六位从事专业美术教育和业余的美术爱好者分别是康强、陈金婵、谢明芳、李国开、蔡雨静、陈崇通。他们怀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献身于艺术的热情,走进陕北革命老区,回顾党的光辉历程,感受红色文化,重温革命记忆,体验老区新貌与农村的变化,创作出一幅幅富有时代特色风貌的画卷,展示了精湛技艺和较高的艺术创作水平。
本次展出的作品有100多幅。
罗定岑溪两地舞蹈爱好者开展联谊交流活动
6月26日晚,由罗定市舞蹈家协会主办的2016年“粤桂之夜”(罗定)联欢舞会在罗定舞蹈家协会俱乐部举办。岑溪市30多名舞蹈爱好者及我市舞蹈家协会会员、罗定市深罗房地产有限公司的部分员工、社会各界舞蹈爱好者100多人参加。
舞会上随着动人的舞曲,两地“舞林高手”们轮番上场,以优雅的身姿在舞池中翩翩起舞。其中一曲热烈奔放的维也纳华尔兹点燃了观众的热情,该舞舞姿华丽典雅,举步庄重、舒适,悠闲、平稳,把舞会推向高潮。
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市社科联组织干部职工到禁毒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7月6日,中共罗定市委宣传部、罗定市文联、罗定市社科联等单位,组织全休干部职工到位于附城街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内的罗定市禁毒教育基地进行参观学习。
干部职工在禁毒办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先进展览设备,详细听取了工作人员对中国禁毒史、毒品的由来、种类和毒品的危害等相关知识的讲解。在展览大厅,观看了观看了展板、警示教育片以及常见毒品仿制品。毒品标本、吸食毒品的工具、毒贩使用的管制刀枪具等。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吸毒者悲惨经历,一件件耸人听闻的涉毒事件,让大家深刻了解到毒品对社会的严重危害性,了解了毒品的来源、种类、特征,初步掌握了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的方法与技能。
参观结束后,参观人员都纷纷表示一定要远离毒品,珍爱生命。还要向身边人宣传毒品的危害性,动员所有人参与到“拒毒、防毒、禁毒”的斗争中来,一起远离毒品,抵制犯罪,为建设美好的“粤桂边工业新城”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