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泷江文艺》 > 正文
2016年第1期《泷江文艺》杂志电子版(总103期)
发布时间 : 2016-06-28 00:00:00
来源 : 罗定市文联
浏览次数 : 8333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2016年第1期《泷江文艺》杂志电子版

 


《泷江文艺》2016年第1期(总103期)电子版

 

目录:


· 爱罗定爱家乡获奖作品选登 ·
泷江河畔  水声泷泷 ………………………黄活汉 (2)
家乡的味道 …………………………………黎万和 (5)
情系古城 ……………………………………梅金莲 (8)
最是故乡在心头 ……………………………邓  颖(10)
罗定千古事  何者最相思 …………………朱永而(12)
诗五首 ………………………………………黄家涛(14)
蔡廷锴(歌曲) ……………………杨振东  徐  东(15)
古泷州, 今罗定(歌曲) …………朱世锋  陈培权(16)
加油, 罗定 …………………………………朱世锋(17)
罗定谣(歌曲) ……………………杨振东  曾沛才(18)
农家乐(歌曲) ………………………………杨振东(19)
情系故乡(歌曲) ……………………………谭智慧(20)
如果在罗定遇见你(歌曲) …………………杨振东(21)
许愿(歌曲) ………………………梁  占  王海燕(22)
· 散  文 ·
走在长岗坡渡槽上 …………………………彭  有(23)
宁静与喧嚣 …………………………………赖冠州(26)
秋颂 …………………………………………谭炎煜(27)
从夏天到秋天有多远 ………………………覃智妍(28)
罗定一日游 …………………………………李文培(30)
收拾 …………………………………………墨不言(32)
享受阅读 ……………………………………陈瑞麟(35)
· 诗  歌 ·
生活 …………………………………………黄莹莹(37)
时间忘了归路 ………………………………彭  有(38)
我悄悄地走近你 ……………………………金烁镟(39)
油菜花 ………………………………………雷丽娟(40)
忆秦娥·罗定遇雪有感………………………谭荣锴(40)
桂乡明月夜 …………………………………陈培权(40)
· 小  说 ·
母亲 …………………………………………李杰泉(41)
泷江风云 ……………………………………徐  东(43)

2016年庆新春书画即席挥毫比赛获奖作品选登 …(45)
· 简  讯 ·
文艺动态 ……………………………………………(46)

 

封面:青山断处是泷州(黄堃源 画)

 


泷江河畔  水声泷泷
黄活汉

  这是个充实的冬日,从清晨一直到晌午,从黎少榃安古寨到永熙县治,从梁家庄园到旧城墙基,景点一个接着一个,时间一段连着一段,从南北朝、民国再到现代,我有一种在悠远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泡了许久的感觉,有一种幸福的眩晕。
  “南北朝永熙县治遗址”几个大字苍劲有力刻在一块大石头上。古朴之风,正沿着江岸缓缓吹来,倏忽间,让人仿佛可以听到历史的某段回响。这是一个古渡口,一千多年前的繁华和喧闹在时光中慢慢没落、融散,只有那条亘古不变的河流仍在发着“泷泷”的响声,静静地悄悄地向人们诉说着那些历史长河里与罗定有关的人和事。
  唐代诗人宋之问来过。这位王朝的失意者,倦容满面,他是哭着来的。告别了繁华富庶的帝都来到这个当时僚人据居的南蛮之地,一路上,船经西江溯水而上,西江宽阔的水面没有让他稍稍平静。及入泷江,船很快就颠簸起来,那种被抛在半空再摔下来的失重感觉让他很不适应,就像他刚刚从宠臣转眼沦为罪臣,从呼风唤雨变为任人呵斥一样。一路走来,河道由开阔变为狭窄,由平坦变为弯曲。一个人,一条船来到这里,没有像样的仪仗,没有欢迎的形式,迎接他的只有南国的炎热。江面上粼粼波光,刺眼得很,那些波光反射着灼热,水汽蒸发的过程是那么的清晰,汗从额头、从发际、从后背汩汩冒出。卖力撑船的船夫,麻黄泛白的粗布衣服,风干过一般的皮肤,黄中透黑,就像经霜许久的蔫柿子一样。夹崖的竹树,高大而茂密,远远望去,黑森森的有点怕人,四周都是青山,褐黄褐黄的,竹树与蕉林掩映着三两户沿河居住的人家,在空荡荡的山野里显得没有一点生气。“孤舟泛盈盈,江流日纵横。夜杂蛟螭寝,晨披瘴疠行。潭蒸水沫起,山热火云生……”他在帝都那种典雅精工、气象恢宏的诗风到这一刻变得迥异,荒僻与恐惧,对前路的茫然,使他的情绪早就被沮丧割裂得支离破碎。
  他匆匆而来,又落荒而逃,竟然没有人知道蓬船上坐着的是一代诗人。幸运的是,他的诗让罗定记住了他。历史没有过多的关心过他被贬做过参军的古泷州,然而泷江日复一日地发出“泷泷”的水声,却从时光的罅隙里铭记了这段历史。
  其实,宋之问是真的曲解了泷州这个地方,武后的宰相张柬之、桓彦范也曾避乱罗定,他们也写意地留下了许多题咏。尤其是他的同僚,泷州古模人陈集原,这位武后身边的冠军大将军,以惠爱兄弟、孝敬父母称重于时。在龙龛石窟坚硬的岩石上,他恭敬地镌刻下来的《龙龛道场铭并序》,在家乡的土地上,他率领子弟与高凉冼夫人进行过残酷的战斗。这些,都足以证明,这个僚人据居的地方,在泷水的滋润中,文明的种子早已悄悄撒播。
  永熙郡的名称早已废弃,泷州这个名称也在朝代的更替中几度复废,到何仁镜来的时候,罗定已经走过了那场历时600年之久的瑶乱。在罗定州的东西两翼,新置了东安、西宁二县,划归罗定直隶州管辖。从僚到瑶,再到成为汉人聚居的地方,那些僚、瑶、苗、黎、壮等原住民都在漫长的平乱中死亡、逃散或更改姓氏、民族。清一色汉人,大多是陈、梁、黄、李、张等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靠前的居民,且大多数来自南雄珠玑巷等地方。官府的“募民占籍”和“军民杂居”,不仅成就了他们声势浩大的“大迁徙”行动,也使罗定出现了空前的生气与繁华。江面上船来船往,大埠头里人来人往,挑货的、背物的、担水的、淘米洗菜的,川流不息。
  何仁镜是满心欢喜而来的。走的依然是水路,他也是诗人,以学正身份来到泷州。甫进泷州,泷州的美景就立刻把他吸引住了。“橹声摇尽一枝柔,溯到康州水更幽;一路青山青不断,青山断处是泷州。”在他的笔下,罗定山清、水清、景美。船到码头,当他目睹混杂喧沸的江面,不由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个地方在几百年前有一个叫陈行范的人,敢于对抗官军,自立为帝,国号大泷,朝廷动用6万多大军才将他们镇压了下来。他也知道,万历四年冬,朝庭派出20多万兵马,分成十路,扫荡罗旁,杀瑶民42800人。如今百废待兴,平瑶战争硝烟才刚刚消散。他知道自己该怎样做了。这位老兄建书院,办学校,他用经典去教化、洗涤人心,他用诗歌传颂这个地方。无疑,他是成功的。这个尚武的地方,文化慢慢兴起,北岸的文塔就是见证滔滔的江水也记录着这一切。
  时光就是这么奇怪,一个是唐王朝有名的诗人、失意的贬官,一个是清王朝的学正官员,同样是文人,宋、何两人却用不同的言与行对罗定作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判别,一冷一热,一贬一赞。显然,今天的罗定人更喜欢后者,他们把何仁镜的诗歌改编成了现代歌词,用淳正的方言传唱于泷江两岸。
  无可否认,宋之问、张柬之、桓彦范、翁方纲、何仁镜……这些人的到来,令中原文化与地方文化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泷州歌流传了数百年,武后自创的文字至今仍镌刻在龙龛岩里,一条泷江仍奔腾不息,从遥远的鸡笼山下来,流向远方,汇入五洲四洋。
  现代的蔡廷锴离开罗定时,他也执著地走水路。他乘搭篷船,经过双喉马埒时,水道狭窄曲折,水流有如万马奔腾,船夫请乘客一律卧下,自己放下船篙,手拿两块小木桨,站在船头,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前方。没有了船篙掌控的船只如失缰的野马向前冲去,可往往在千钧一发的时候,船夫轻拨两桨,篷船便从岩石前转弯而去,驶向了虽依然是湍急却不再惊险的河道。这给蔡廷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离乡和回乡,蔡廷锴都喜欢坐这种篷船。这种篷船船头狭长且尖,最适合在这个地方航行,那些外来的船只是不敢在这条湍急的河流里行驶的。这种造型奇特的船只是罗定人的发明,堪称船中一绝。罗定人由中原各地迁徙而来,无所畏惧,有着无与伦比的聪明智慧。或许,正是双喉马埒的浪涛与惊险,激发了蔡廷锴的情怀与斗志,使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民成为叱咤风云的将领。在“淞沪抗战”中,敌寇怕极了他,单单想起他的名字就足够让他们颤抖,他们害怕这个会“撒豆成兵”的中国人,于是数易其帅;他以惊人的毅力诠释着什么是“一寸山河一寸血”,他以坚定的信念演绎着什么才是“爱国爱乡,守土有责”。
  ……
  时光去而不复返,流水去而不复返,人的记忆却可以逆流而上。今天,在这个地方,张屋村的古码头,我面向泷江,缔听水声,并从那泷泷的水声中,挑拣出几个历史的片断,几个罗定人值得铭记的人和事,目的无它,只是希望与所有热爱罗定的人们铭记和分享那些属于罗定历史文化的光辉灿烂的篇章!

 

 

家乡的味道
黎万和

     我的家乡在罗定,古称泷州,是一座地处两广交界的边陲小城,说起家乡的味道,让我首先想到的当数家乡那让人垂涎欲滴的皱纱鱼腐。
  “来哟,新鲜滚热辣的皱纱鱼腐来咯,小心别烫着嘴哟!”
  一声吆喝,小朋友们便欢呼雀跃,双手按桌,爬上凳子,眼明手快,手上的筷子一叉,一个热腾腾、滑溜溜的鱼腐便塞满了嘴,香甜的汤汁从嘴角两边流出,滴得满台都是……大人们看到小孩子那猴急的样子,笑得前俯后仰。
  “罗定皱纱鱼腐”起源于元朝大德年间,是岭南流传久远、闻名遐迩的美食佳肴,也是小朋友们赴宴最喜欢的一道菜,它是用罗定本地鲮鱼,剁成肉胶,再加上鸡蛋清、木薯粉和各种味料,用手从虎口处挤成球状,放入大铁锅中用花生油翻炸而成。其外表皮薄有皱褶似轻纱,故称为“皱纱鱼腐”。
  家乡的乡亲们凡举办娶嫁、进眷、贺寿等喜庆酒席,这皱纱鱼腐可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式,它不但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而且寓意也相当吉祥喜庆,“鱼腐”谐音“余富”,象征“富裕有余”,寓意合家团圆,幸福美满。现在,各地不少餐馆酒楼已把它作为招徕顾客的招牌菜。罗定皱纱鱼腐以其晶莹剔透,口感甘香嫩滑,外酥内软,爽口带韧闻名。放上十来个皱纱鱼腐,配上大白菜丝,用浓骨汤一滚,一道让人满嘴留溢、回味无穷粤西名菜就做好了。胡耀邦同志当年到我们罗定来时,吃了我们罗定的“皱纱鱼腐”,赞它“甘香软滑,可媲美山珍海味”。现在,家乡的罗定皱纱鱼腐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加以保护。去年,家乡又被评为“广东省十大传统美食之乡”,其中皱纱鱼腐功不可没,这让我们倍感骄傲。逢年时节,家中的乡亲们走亲访友,总会带上一两包自制的皱纱鱼腐;外出回来的乡亲们,回去时也会带上一两包皱纱鱼腐,送给外面的友人。大包细包,送来的是一种家乡的亲情,带去的是一种家乡的骄傲。
  当然,我们家乡的美食还有远近闻名的“罗定豆豉” “罗定豆豉鸡”“炸虾堆”等等。清代何仁镜写的“官厨四咏”诗,就把罗定豆豉列为官厨的必备品之一。我每次回到家乡,吃起爷爷炒的豆豉鸡,喝上一两口自家酿的黑米酒,一股家的味道、一股对亲人的牵挂之情,便在肚子里翻江倒海,呛得直让人鼻子发酸,热泪满眶。年过古稀的爷爷,平时在家养的鸡,每次都是我回家时才舍得宰来吃。爷爷煮的菜,有家人的味道,有小时候的味道,更有一家人团圆的味道!外面的世界无论有多么精彩,无论有多华丽,都无法承载我对家的思念;外面的菜式无论口感有多好,味道有多鲜美,也不是我记忆中让人眷恋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丰富多彩,让我所魂牵梦萦的,不单是那让人垂涎的美食,还有家乡那如画的山水,那淳朴的民风和熟悉的亲人们。只要离开家乡时间长了点,我的梦中便会浮现家乡的苍苍郁郁、肉桂飘香、翠竹满园,还有乡亲们的音容笑颜……
  罗定青山毓秀,泷水钟灵。这块古老的土地,天然古国,百越君土。自古被视为门庭防卫,抚绥重地。自夏商辟土,秦设郡,汉初建南越国,唐武德四年设泷州,明万历五年平瑶乱,升为罗定直隶州,经千年风雨,得天地之精华,集山川之灵气,历来士高气清,人才辈出。
  抗日名将蔡廷锴将军,出生于我们家乡罗镜镇龙岩村,在日军侵犯上海、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危急关头之时,蔡廷锴愤然振臂高呼:“上海是中国领土,十九路军守土有责,为卫国抗战而抵抗,虽牺牲至一卒一弹,决不退缩!”他率领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打响了震惊中外的“一二八”淞沪抗战,蔡廷锴以大无畏的胆略,在枪林弹雨中亲临前线督战,与敌血战33天,毙伤日寇万余人,逼日寇四易其帅,粉碎了日寇“四小时占领上海”的狂言,激励和鼓舞了全国各阶层人民和海外侨胞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抗日意志!这是罗定男儿的血性,这是泷江儿女赤胆忠诚的爱国情怀!家乡为之骄傲,全国为之骄傲,世界华人为之骄傲!
  今年9月,在举世瞩目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罗定的骄子陈澍、杨国提和曾志标三名士兵参加了阅兵式,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再次向世人展现了将军故乡人的血性和爱国赤子情怀,继续鼓舞新一代罗定人前赴后继,报效祖国,为国争光!
   罗定人杰地灵,风景也十分优美,是广东全省唯一一座零灰霾的城市。“橹声摇尽一枝柔,溯到康州水更幽。一路青山青不断,青山断处是泷州。”清朝诗人何仁镜的这首《答人问罗定》,把罗定青山不断,绿水回环、青幽超脱的美境,描写得淋漓尽致。的确,家乡虽然比不上大都市的繁华与热闹,比不上大城市的气派与魁宏,但却拥一份大城市所没有的恬适与宁静,拥一份有大城市所没有的清新与脱俗。我喜欢家乡的群山延绵叠嶂,喜欢云桂山的伟岸奇秀;我喜欢泷江岸边的夕照塔影,更欣赏那聚龙洞溶石的景象万千;我喜欢羊塘头古村那古香古色的高雅别致,可我更爱八排山那磅礡的气势;我喜欢龙湾飞瀑那如梦似幻般的远古原生态风光,更爱石牛山下那织锦般的稻海谷浪;我喜欢听古泷州旧事,更爱看罗城新春。作家熊育群到我们罗定时,走访了“世外桃源”——苹塘妥村,观摩了唐朝的摩崖石刻《龙龛道场铭并序》,拜读了清末兰皋主人所写的《绮楼重梦》,情不自禁的惊叹:“罗定这块远古的土地,真是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每次从繁华的都市回到家乡,行走在弯沿曲折的山间小路上,近看桂林苍葱,远听林涛潇潇,夹岸的竹树妖艳,香气氤氲。小村中袅袅炊烟,瓜果飘香。此时,我仿佛走进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境,陶醉在唐诗宋词的意境里,情不自禁地对着大山引吭高歌,抒发一个游子心中的思乡情怀,古城泷州郡,分明似画图!
  家乡盛产肉桂和罗竹,肉桂和用罗竹制作的竹蒸笼,和皱纱鱼腐一样,均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加以保护。家乡的肉桂、竹蒸笼远销世界各地,名扬四方。一方水土,同时拥有三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这是何等的骄傲,何等的自豪!
  家乡的味道,还有那大都市般的现代气息。罗定这座小城,恬适宁静而不失繁华,走进罗定城区,展现在你面前的是一条条宽敞、整洁的街道,两旁繁花似锦,城市内,繁华的商店琳琅满目,风味小吃更是种类繁多。举目远眺, 39层高的凯旋大厦直插云霄,22层高的国际酒店金碧辉煌……华灯初上,灯花如海,街街闪烁。吃完晚饭的人们,一家几口,开车来到繁华的大润发、客都汇等大型超市,畅享购物狂欢。一群群年轻男女,在绿茵广场中,随着欢快的摇滚乐曲声翩翩起舞。站在建于明万历年间的古文塔上,俯瞰全城,泷州城就像一个大盆子,盆里盛满欢笑和幸福。2014年,国际女子沙滩排球精英赛在家乡举办,家乡小城一下子变成了一个能举办世界赛事的大都市!来自美国、荷兰、德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的友人齐聚这个粤西边陲小城,把这里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越来越多的世界友人认识罗定,走进罗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家乡的味道,有传统美食,有山水风景,有花香物香,有亲情乡情。当这些味道混和成一体飘上心头的时候,对于一个家乡的游子来说,那就变成最浓最烈的家乡的味道了。我爱家乡的味道,一生,一世,永远,永远。我想,凭着家乡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奋斗精神,家的味道,将不但会令家乡人感到骄傲自豪,还会让五湖四海的来客心驰神往。

 

 

 

 

情  系  古  城

梅金莲

  说到古城,或许更多人想到的是丽江,是凤凰,是平遥。丽江多情,凤凰婉约,平遥厚重,而这里却质朴。地形图上,云雾山和云开山沉稳地驻在古城的大地上,像一方纸,美丽凝重而深情地铺在这里,任由历史尽情挥毫。
  想那一片山,温柔多少岁月?那一湾水,倾城了几许流年?
  云雾山的余脉曲折中,蜿蜒着苹塘、金鸡、塘一带的峰林耸立和溶洞广布,让人惊诧莫不是愚公把桂林的山移到此处?云开山脉鬼斧神工出龙湾迷宫,雄奇秀丽、险峻清幽中,桫椤树穿越时光的沙漏,跨过恐龙的步伐来到这里;蝾螈偶尔从清洌的山沟里爬上来透透气;满山的红枫林,“停车坐爱枫林晚”,只因枫叶红于二月花……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君不见,金银之水渡槽来。世人皆道水往低处流,唯有太平河水高处走。5200米一路欢歌,汇聚了金银河水库的水雾氤氲、蜿蜒曲折,那一潭深不见底的碧绿,一定是汲取了龙湾山小龙子玩耍时随身带着的龙珠的灵气,否则何以每年七夕七仙女常来沐浴?何以治好了泗纶舂香女母亲的怪病?黝黑的舂香女又为何变得白净,皮肤嫩滑而有弹性?5200米巨龙横亘,吞吐城区40多万人、20多万亩农田的生活用水和灌溉用水。罗定从此无旱涝,一渠盖就天府国。
  天空十里彩虹,地上苍翠欲滴,老农荷锄缓缓而归,稻田里鸭子呱呱,夕阳赖在树枝上不肯下去——这里是一片天地人和,也是一幅水墨丹青,随着不闻人事的年月渐深,愈加有浓浓的乡味,历久弥新。
  流年漫漫,古城的故事,就像树木的年轮,随年月隐匿成一处处风景。
  青石板的老街上,斑驳的砖墙是历史的纪录片,放映着古城的日出日落;
  盘根错节一样开裂的水街石级上,老罗城孖烟囱①汲着拖鞋来来回回,偶尔拿一把青菜提一袋猪肉;
  紧闭着的工人文化宫门后,往日的笑声和掌声犹在,时光深处是球赛打得正酣,一群孩童不明就里稀里糊涂地跟着众人鼓掌,手都拍痛了,却不知为什么要鼓掌……
  高街古巷里,人民北路前,牛角屋、镬耳屋、骑楼,依旧沉默地站在那里,就像一位孤独的老人,踮着脚在老胡同里眺望着,仿佛在等待他们外出的游子归来。
  老屋炊烟袅袅,母亲远远的呼唤,伴随着豆豉鸡的香味,依稀还有刚刚出锅的绉纱鱼腐;孩子们满头大汗,脏脏的手在衣服上擦擦,一溜烟儿拐进小巷里回家了……
  古城的岁月,一如波澜不惊的水,淡淡地起伏,静静地流淌。烟雨深处,那江畔七级浮屠的檐铃在风中叮当摇摆,摇着泷江的潺潺流水,摇着旧桥的匆匆行人,摇着岸边的郁郁葱葱。曲径通幽处,文塔花木盛;山吐翠,水流香,“文峰弄影因临水,塔影宜人岂在山”。如斯山水,承载着多少文人墨客的浪漫情怀,亦如这塔的别名,想那连中三元,雁塔题名是多少古城学子千百年来的夙愿。
  花无语,香如故。四季,依然流转。想象,是一条时光隧道,缓缓打开,便是一路歌声。依稀中,似是泷水山歌又像泷水能咕歌,带着竹枝词的味道,从清代乾隆年间悠悠扬扬传来。泷洲歌台,昨日熙熙攘攘对歌的情形仿佛就在眼前,想东榜“无可奈何少两文,粥水沉清照见人。筷子撩撩无粒米,眯埋双眼囫囵吞”是何等的《穷到极》,再看西榜《叫夫抱子》“骑喱②无仔咁③骑喱,墙壁咁高係④咁骑⑤。夫你得闲拉下佢⑥,时跟⑦跌倒就该咩⑧”又是怎样的温馨和谐。
  古塔、檐铃、绿道、石桥、江水、泷州歌台、赛歌会、百里画廊……文化底蕴与江、桥、塔、园和绿道融合在一起的,是这座古城独有的氛围。如果明天的路你不知该往哪走,如果你疲倦了外面的风风雨雨,那就到这来吧,它的质朴,它的纯净,它母亲般的温柔,一定会包容你所有的委屈和伤痕,给你一个温暖的怀抱,给你一个避风的港湾。或许,片刻的宁静足以让你豁然明了;或许,这江风,这古塔,这小桥,这流水就是一樽陈年老酿,明知会大醉三千场,却教人只愿长醉不复醒!
  忽然,忽然很想剪一段此时的光阴,用云淡风清的情怀,在这里,看花开蝶舞,看岁月静好,看细水长流。
  时光无言,尔自倾城。古城,是一种情结,是一串心底深处的密码,无人可解。因为古城,所以风也暖暖;因为古城,所以情也柔柔;因为古城,所以花落成冢;因为古城,所以叶落成舞。

      注:①孖烟囱:粤语方言,穿短裤的意思,一般是指男人穿短裤;②骑喱:形容小孩子调皮;③咁:这样;④係:就;⑤骑:爬;⑥佢:他/她;⑦时跟:到时候;⑧该咩:不知会怎样

 

 

 

 

 

最 是 故 乡在 心 头

邓  颖

    它比不上大都市的繁华,却自有一派生机,自有一段历史,自有一份风韵……所有的所有,它于我眼中都别有风味,只因它是故乡,我对它爱得深沉。

古韵犹存

  文塔挺立于城中,已有数百年时光,这期间,人来人往,不知换了多少游客,不变的是它的静穆。沿着塔梯踏步而上,环视它的一栏一杆,轻抚它的一砖一瓦,古朴的气息萦绕于身边,挥之不去。这是古物特有的气息,是古时能工巧匠们的血与汗,是时间的痕迹,更是历史的沉淀。登上文塔顶部,便能看到庄严的罗定学宫和青莪书院,遥相呼应。看着这三座建筑,我不由得想起当初建造文塔的原因:为的是教化百姓,让百姓明是非,懂礼仪。念及至此,更觉得巍峨的文塔添了几分书香气息。
  走出文塔时,已是华灯初上,远处的喧闹人声仿佛被隔绝开来,文塔的静谧似能清除人的杂念,让人沉浸于它的韵味中。我再次回首,文塔挺拔如故,静静看着罗定城,一种敬佩油然而生:文塔以同一种姿态端坐百年,它将时光站成历史。

流水柔情

  城中有一条河,名唤泷江,旧时,它是人们赖以生活的河道。捕鱼捉虾,洗衣做饭,泛舟游泳……无不与泷江河紧密相连,而这些都与泷江河一起深深地烙印在老一辈人的心上。而如今,斗转星移,科技迅猛发展,影响了生活的点点滴滴。泷江河依然清澈见人,鱼虾畅游,却早已不见了洗衣的妇人,嬉水的顽童……
  沿着寂静的泷江河畔行走,想象着以往的热闹情景,落寞袭上心头。心里不禁暗叹,果然是物是人非了吗?“哈哈,又得一条,看来老王你今天得输了!”“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我好奇了,是有人在附近钓鱼吗?快步沿着声音的源头走去,便看见不远处,有两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家正在自得其乐地垂钓,身边放着各式鱼饵、饮料、点心,好不惬意!我惊讶地问:“老人家,你们经常在这里钓鱼吗?”“是啊。小时候我还经常下河捉鱼呢,”一位老人说,“不过现在经济好了,人们不会来这里捉鱼啦。”另一位老人不无怀念地说:“人老了就是容易怀旧,这泷江河可有我不少的回忆呢。”
  看着徐徐流淌的泷江河,我微笑着顿悟,原来这穿城而过的泷江河,不仅是城中的一道风景线,更承载着人们的旧日时光。

 民生安乐

  此时正值盛夏,艳阳高照,毒辣的太阳照耀着小巷的每一个角落,不知谁家的大黄狗寻了个清凉的好地方,吐着舌头喘粗气,竟是不肯挪动半分。在这样的酷暑里,依然活力不减的,除了那在树枝上叫唤不停的蝉,恐怕便只有追逐嬉闹的小孩了。
  “团团转,菊花圆,炒米饼…”稚嫩的歌声飘荡在巷子里,伴随着清脆的嬉笑声,给这盛夏酷暑平添了一丝生机。
  “阿哥阿姐回家咯。”温柔的慈母哼着顺口编就的小曲,轻声呼唤着贪玩的孩儿。听着母亲的声音,早已饥肠辘辘的孩子奔到各自母亲身旁,希冀地问道:“妈妈,晚上有什么好吃的?”母亲宠溺地拭去孩子脸上的灰尘,却是故意卖了个关子,“不告诉你。”“妈妈快说啦。”孩子撒娇般地说……
  夕阳下,巷子里炊烟袅袅,母亲们牵着孩子们的手,步行在归家的路上,或轻声温柔责骂,或轻声说笑。温馨的画面,似乎让太阳的余晖也变得更加温柔,流连在他们身上,把他们的身影拉得悠长……
  在月光如水水如天的夜晚,一家老少铺了凉席在院子里,乘凉聊天。
  男人们聊着农事,妇人们聊着家长里短,而孩子们则是在嬉戏玩耍,一时间欢笑声不断。而月亮就在这欢声笑语中悄然偏转,不经意间便已是深夜。“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古老的歌谣被轻声吟唱,手中的蒲扇轻摇,清凉的风便驱散了暑的酷热。而孩子们就在这熟悉的旋律中酣然入睡,不知做着怎样的美梦。
  再凝练的语言也说不出我对它的热爱,再华美的辞藻也描不尽我对它的赞美……心中千言万语,最终也不过是汇成二字——故乡。最是故乡在心头,罗定,我的故乡,庆幸我生于斯长于斯。

 

 


罗定千古事    何者最相思

朱永而

  罗定又称泷州、龙城等,是千年文化古邑,历史悠久,自古以来,罗定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是历史文化名城。罗定有一条由南向北流湍的河流,名叫泷水(泷江),它就像是罗定的母亲河一样,千百年来,养育着两岸人民,也积淀着泷水流域的文明历史。罗定这方土地,从南朝梁陈年间(502--589)起,置泷、建二州,隋开皇十八年(599)设泷水县,至明朝万历五年(1577),才把“泷水县”改为“罗定州”。罗定人对“泷”字怀有特殊的感情,不少事物都用带“泷”字来命名,如泷州中学、泷州大桥、泷州医院等。
    罗定千古事,何者最相思?在我心中,美食、文物古迹、山水风光位列“三甲”。
  罗定皱纱鱼腐是罗定的传统美食之首,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逢年过节、喜庆时必不可少的美食。皱纱鱼腐主要由鲜鲮鱼青、淀粉、鲜鸡蛋油炸而成。营养丰富,软滑可口,甘香味浓、久煮不烂,老幼宜食。皱纱鱼腐也是一种百搭美食,由它为主可以制成各式菜肴,汤鲜味美。松软嫩滑的鱼腐,想起就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罗定文塔是罗定最具盛名的名胜古迹。它矗立于泷江曲水环抱的一个半岛上,建于万历39年(1611年),塔高47米,宏伟壮观,是罗定年代最早的高层建筑,宝塔平面上呈八角形,各层塔檐微微翘起,状如绽开的花瓣,整个塔身有如七朵盛开的花儿叠成,顶层由一铁柱直插苍穹构成塔尖,四周用铁链牵护,形若伸出的花蕊。远远望去,宛如一座色彩华丽的花塔。塔顶的莲花座铁柱总重逾7吨,为广东古塔之最。铁柱上镌刻有造塔时的建塔铭,是迄今我省发现和保留最完好的有绝对年代的铁铸塔柱,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文塔已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湾是罗定最优美的风景区。它位于广东省云浮罗定市龙湾镇的南充村,据传这里是远古时期神龙生息的地方,因而得名龙湾。景区面积约16平方公里,山地属云开大山山脉。海拔高度在600—1251.5米之间,地形切割深,多形成“V”字形谷,景区以小高原气候、红枫林、瀑布群、省内最高落差瀑布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主要特色。
  景区内奇峰险秀,峰林环抱,险崆幽谷,百鸟低徊,森林茂密,瀑布飞扬,飞瀑流泉达200多处,有华南地区瀑布落差最高、瀑布最多的大型瀑布群。其中最高落差为600多米,另有一瀑布落差300多米,堪称“龙湾高瀑华夏第一,山水之魂世界一绝。”
  龙湾原始次生森林茂盛,山水风光优美,被誉为“山水之府”。有同属两亿多年前的侏罗纪恐龙时代的“子遗生物”“活化石”、国家珍稀野生动物蝾螈,有“蕨类王国中的巨人”、名列国家一类八种重点保护植物之首的桫椤,它们是龙湾的镇山之宝。林中还可以找到古代刀耕火种的遗迹。漫山遍野都是红枫林和古藤,空气中蕴含着极高的负离子,对人体7个系统30种疾病具有缓解和辅助治疗的作用。区内原始森林茂盛,野生资源及农土特产丰富。老藤古树,奇花异草,山川雄奇,绿野滴翠,银瀑飞溅,流水潺潺,是久居大城市的人重返大自然,欣赏天然野趣的好去处。
  美食、文物古迹、山水风光,是罗定大地美的灵魂。君之见,与我同否?

 

 


诗 五 首
黄家涛

罗平高岗村野望

巨龙天半舞,引水渡长冈。
黄犊鸣新野,苍鹰来远方。
三山争拱翠,五谷竞飘香。
古柳环溪秀,依依陈姓庄。
注:巨龙—长岗坡渡槽,世界引水工程之最。


罗 城 风 貌

梅先南岭献真容,塔照泷州古学宫。
天地人和欣共济,海空陆运喜联通。
车如龙舞花如锦,灯似星辉桥似虹。
民乐康宁歌国策,泷江滚滚荡春风。


石 牛 山 下

一、 农家春早
上锁楼台曙色微,斜风细雨燕双嬉。
主人已为争春早,碌碌南山怨日迟。

二、 深秋夕雨
迷蒙飞絮泣残红,鸟躲林巢避雨风。
四看高楼遍地起,遥思唐代杜诗翁。

三、 祖居
高楼丛里瓦砖房,百载炊烟弥四方。
不比芳邻相去远,独留古韵在山乡。

 

 

走在长岗坡渡槽上

彭 有

  2015年12月5日,应香港、广州、韶关一班文友的要求,尽地主的份儿,我充当了导游,三次来到了罗定长岗坡渡槽。
  早上十点,我们一行9人驱车从罗城出发,半小时到了罗平镇圩。我先带他们到了我的一个亲戚家,食了我提前叫亲戚做的几个有特色的农家菜,我姑妈说,鸡鸭鱼都是自养的,青菜是她用农家肥种的,花生油也是自种自榨的……吃完后,大家都说,比去饭店食要好得多,他们过久了城市的生活,能吃上地地道道的农家菜,心里特别的享受。
  稍休息半刻,来到罗平镇平垌村,远远看,长岗坡渡槽凌空飞架,气势雄伟。
  这是一道巨型的人工渡槽,绵延十多里,宛如天上银河,准确地说,是一条悬河,罗定这个粤西小县,因这道渡槽而风景独具。
  顺着渡槽的走势望去,一个个大跨度的连拱似长虹卧波,此起彼伏,舒展大气,而连拱上并列有序的复合拱,则有如一排排阵形整齐的雁阵,展翅齐飞,错落有致。
  登临,抵达“河床”,一泓渠水欢声笑语,迎接我们的到来。渡槽两边的人行道,设计者可谓用心良苦。渡槽上每隔几米设置横梁,一道梁就是一座桥,既加固了槽壁,又可供行人随意走到对面。
  文友随我拾级而上,观看渡槽,每走一步都是渐入佳境。如果该渡槽像一条龙,那么每一根高高的槽墩都是龙爪,紧紧扣着罗定大地。渡槽上每隔2米有一根拉杆,拉杆将槽两端固牢。正巧,上游放大水量,槽内水流湍急,直往下游冲去。站在拉杆上,脚下水流奔腾,香港的文友笑着说,有种“逝者如斯”的感受。我向文友介绍,长岗坡渡槽位于罗定市罗平镇的长岗坡上,距罗定市区约21公里,是金银河水库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太、引镜”两宗引水工程引水入金银河水库的关键大型水利设施。有“十里长虹、天河飞歌”之称。渡槽于1976年11月动工兴建,1981年1月竣工通水,历时四年多。槽全长达5200米,宽6米,有133个桥墩、132个跨拱,最高一个墩高达37米,拱的最大跨度达51米,渡槽两边建设有行人道。渡槽设计过水流量25秒立方米,长度3450米,砌石拱渡槽1750米,这个长度在当时是全国之最。我告诉他们,工程采用肋拱形式和实心重力墩,除几个大跨度的拱跨以外,有2700米长的拱跨都用无筋拱或少筋拱,单钢材就节约了300多吨。与用排架和木模板做支撑、混凝土倒制出来的肋拱不同,叠加在肋拱上的复合拱是预制件,在修造好肋拱后一个个镶上去的,这种连拱加复合拱的独特设计增强了跨拱的稳定性,同时大大节省了建筑材料,也使渡槽更具观赏性。渡槽共有161条伸缩缝,每处理一条都经过很多次工序才能完成,由于严格把关,每条都精雕细琢,贴接得密密实实,通水以来基本上没有发现漏水。
  望着表面粗槽、略显沧桑的渡槽,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当年罗定人民“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陪同的一位平垌村的村委老干部回忆说,高空浇筑混凝土作业,除了很高的肋拱采用卷扬机运送混凝土外,绝大部分混凝土料都是靠人力一担一担地沿着排栅挑土去的。砌筑槽墩高达25米,也是靠肩膀将100多公斤重的石块一块一块地抬上去。
  渠水把我们的目光牵向远方,牵引着我们顺流而下。水,从来都是在人的足下流淌,千百年来不曾改变,而今,在这里,水流都是从人的头顶上奔涌而去,这便是奇迹,罗定人创造的人间奇迹。回到渡槽底下,看不见水的影子,只隐约听见水的声响,哗哗的流水声从天而降,所有在场的人都有一种被沐浴被滋润的感觉。
  据说,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重要新发现”中,广东有10处入选,其中罗定市有两处,一是第一初级合作社旧址,二是长岗坡渡槽。
  渡槽又称高架渠、输水桥,通常架设于山谷、洼地、河流之上,用于通水、通行和通航,用来把远处的水引到水量不足的城镇、农村以供饮用和灌溉。现在许多水利工程、引水工程等也大量地使用渡槽,创造出很多富有特色的新式渡槽、现代化渡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国内水利设施落后,直接影响了农村的发展。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引水灌溉就成为一项突出的民生工程。
  长岗坡渡槽建成时,曾被誉为南方的“红旗渠”,广东水利史上的丰碑,它把泷江河、太平河引入金银河水库,使罗定成了旱涝保收的“天府之国”,并连续摘取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的称号。在机械化程度很低的当年,完成这样一项巨大的工程,是难以想象的。除人力施工异常艰苦之外,最复杂的一道工序是伸缩缝的拼接,得反复精雕细琢,才能做到严密合缝,确保不会漏水。检验工程质量最好的方式是时间,时间证明了长岗坡渡槽的无可挑剔、无懈可击。整整30多年过去,渡槽从未大修,甚至没有一处渗漏,比之当今世上的某些豆腐渣工程直叫不少后人汗颜。
  当年指挥修建长岗坡渡槽的原罗定水利局老局长陈海顺对我们说,金银河水库灌溉的农田占全县所有农田的四分之一还要多,发电装机容量占全县水电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一。过去罗定穷,穷在缺水,十年九旱。其实,罗定境内有六条主要河流,流量并不小。经过40多年的水电建设,全市的水利设施基本上形成引太、引泗、引沙等六宗引水工程,其中“引太灌金”成为最大的系统工程,而长岗坡渡槽则是“引太灌金”工程的最关键工程。1979年,原水电部副部长李伯宁到罗定视察长岗坡渡槽建设,即席赋诗一首:“罗定儿女多英雄,壮志引太济金银;十里彩虹跨长岗,疑是银河落罗平。”罗定水利建设成就还编上了上世纪70年代的小学课本。2011年8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在全省水利工作会议上还提到罗定长岗坡渡槽,足见长岗坡渡槽在全国水利建设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行走在这样一条河上,沿途风光无限,白云在头顶缭绕,鸟儿挑逗性地擦脸飞过,撒下一串啼鸣。低头俯瞰,便是大片绿色紫云的田畴和美丽的村庄。我们就这样一直前行,不觉累,更不觉乏味。偶尔停歇,也是为了蓄集脚力再度启程。我们知道,路的尽头是金银湖水库,也是水的归宿,水汇聚在那里会得到更大利用,发电、灌溉、养殖,造福更多的罗定人。
  人生有许多感叹。为一条河而感叹,惊叹,唯在罗定。渡槽之单弦,奏响了辽远而热烈的生命曲。我的心在渡槽上晃悠,我的风景在渡槽上晃悠。在长岗坡渡槽上,让我见识了水的另一种形态,一种至高无上的形态。

 

 


    宁静与喧嚣

赖冠州

  几千年来,世人对宁静似乎有着一种欣慕的心理。人们赞扬诸葛亮的“非宁静无以致远”,赞扬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赞扬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不可否认,宁静是一种高尚的追求与状态。但世界不仅需要宁静,还需要一点喧嚣。
  也许很多人会把喧嚣与吵闹嘈杂划等号,但值得注意的是,喧嚣不仅是外界声音的相互交杂,更是各种思想、情感的相互激荡与碰撞。正是这些思想碰撞、情感激荡,使得人类智明性慧。
  走过洪荒,走出蒙昧,创造了如此瑰丽灿烂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也许,在一定情况下,喧嚣有时会让世界染上令人心烦的色彩,但纵观人类的发展,没有这些思想、情感的相互激荡与碰撞的喧嚣,我们的世界又何来勃勃生机?
  在文化发展史上,每一次文化的繁盛都是喧嚣挥就的浓浓春意。百家争鸣、建安风骨、五四的文学革命,再到今天传统作家与新生代作家的对阵,不同的人表达不同的见解,主张不同的思想,形成不同的声音,这是喧嚣,这是不同的思想在相互碰撞、相互冲击。然而正是这些喧嚣,才形成了文化世界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造就了文化的去劣存精与文化的多样性。试想一下,没有了文人们的争辩,没有了大师们的“互掐”,历史上又怎么会有庄惠之争形成的哲学思辨?又怎么会有“鹅湖之会”带来的程朱理学的发展?再比较一下万马齐喑的文字狱、形式化的八股取士,你便会发觉喧嚣对文化发展的重要。
  更深一层,从物质、文化精神世界再到人的内心世界,喧嚣都可以作为催化剂来推动世界的发展。毕淑敏说:“所有的动力都来源于内心的沸腾。”正是心中的喧嚣,让我们充满了勇于追求和不甘平寂的精神。就像十四、十五世纪的欧洲,人们对黄金的渴望让种种探寻的想法变成喧嚣,在人们的脑海中激荡。也正因为如此,涌现出了一批像哥伦布、迪亚士等富有激情、勇于追求的冒险家。让新航路得以开辟,让世界得以紧密联系。反观我们自身,当我们内心处在完全平静的状态,我们是否会少了一股干劲和激情,少了一股勇于向上、力争上游的动力?我们不需要像一潭死水般的平静,我们追逐理想,我们向往美好,我们探寻未知,这种种欲望汇成强烈的喧嚣,在我们内心沸腾,来推动我们不断地前进,不断地追求。
  莫言说喧嚣也应该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我想这是对的。社会的物质文明、文化精神和个人内心世界,都需要一点喧嚣。
         (本文获云浮校园文学征文一等奖)

 

 

 

秋颂

谭炎煜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清澈。
  有人的眸子像秋天,有人的风韵像秋。
  代表秋天的枫树之美,并不仅在那经霜的素红,而更在那临风的飒爽。
  当叶子逐渐萧疏,秋林显出了他们的秀逸。那是一份不需要任何点缀的洒脱与不在意俗世繁华的孤傲。
  最动人是秋林映着落日。那酡红如醉,衬托着天边加深的暮色,晚风带着清澈的凉意,随着暮色浸染,那是一种十分艳丽的凄楚之美,让你想流几行感怀身世之泪,却又被那逐渐淡去的醉红所慑住,而情愿把奔放的情感凝结。
  曾有一位画家画过一幅霜染枫林的“秋院”。高高的枫林,静静掩住一园幽寂,树后重门深掩,看不尽的寂寥,好像我曾生活其中,品尝过秋之清寂。而我仍想悄悄步入画里,问讯那深掩的重门,看其中有多少灰尘,封存着多少生活的足迹。
  最耐人寻味是秋日天宇的闲云。那么淡淡然,悠悠然,悄悄远离尘间,对俗世悲欢扰攘,不再有动于衷。
  秋天的风不带一点修饰,是最纯净的风。那么爽利地掠过园林,对萧萧落叶不必有所眷顾——季节就是季节,代谢就是代谢,生死就是生死,悲欢就是悲欢,无需参预,不必留连。
  秋水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就画出了这份清澈。没有什么可忧心,可紧张,可执着。“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德叟”,秋就是如此的一尘不染。
  “闲云野鹤”是秋的题目,只有秋日明净的天宇间,那一抹白云,当得起一个“闲”字。野鹤的美,淡如秋水,远如秋山,无法捉摸那么一份飘潇,当得起一个“逸”。“闲”与“逸”,正是秋的本色。
  也有某些人,具有这份秋之美。也必须是某些特定的人,才会有这样的美。这样的美来自内在,他拥有一切,却并不想拥有任何东西。那是由极深的认识与感悟所形成的一种透澈与洒脱。
  秋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是充实的季节,却也是淡泊的季节。它饱经了春之蓬勃与夏之繁盛,不再以受赞美、被宠爱为荣。它把一切的赞美与宠爱都隔离在淡淡的秋光之外,只愿做一个闲闲的远远的、可望不可及的秋。
    (本文获云浮校园文学有奖征文三等奖)

 

 

 


从夏天到秋天有多远

覃智妍

  这个夏天,我打包好我的全部东西,然后寄的寄,扔的扔,只带着两张薄纸:毕业证和学位证,从广州回到我的家乡。一晃三个月就快过去了,现在已是秋天了。还记得那天我在朋友圈中写道:灵犀伊始,妙龄所栖。从此这座城便带上了光芒,通向我所向往的岁月尽头。之所以会这样说,是因为彼时,我对那座城市,有所依恋。
  灵犀伊始,妙龄所栖,这句话适合用来总结,更适合用来结束,而所有的开始,都是源于结束。我最美好的四个春秋年华,都栖息在我的大学时光里,而这四年,有我心意相通的朋友。那时候,我们都那么的天真烂漫,有理想,有梦,且为之全力以赴。我们尝试努力踮起脚伸长手想去抓住45度角天空的风景,因为它美好的同时也带着致命的吸引力,让人奋不顾身又无怨无悔。那时我们是那么的充满激情和斗志,同时也那么强调个性和自主,不可避免地浮躁着,于是也会磕磕碰碰。但回想起来,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惊艳着这段时光,而这段时光,在这个夏天被画上了休止符。
  离别是那么的猝不及防,朋友像平时那样坐上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39路公车,挥手告别的时候才猛然醒觉,这次作别,天各一方,或许我婚纱落地那天她也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如约来到我身旁短裙相配了。然后眼眶一酸,猛地转身往回跑……
  幸好也没有多少时间去感伤这离愁别绪,因为毕业就意味着已经正式成为一个社会人了,要正式走上工作岗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逐梦了。家乡的小镇,平静而朴实,庆幸自己当初选择回来,因为我喜欢这里,适合这里。独居的日子让我锻炼出了独立与坚强,也让我学会了怎么跟寂寞相处。随之而来的,性格也逐渐沉稳,不再毛躁,也不再抱怨,只把所有遇到的困难与难过的那一刻挨过以后,默默地把它记录下来,或者再与朋友分享。同时,也更珍惜与朋友的每次相聚,甚至每次微信聊天。慢慢地,也可以看清很多事,改变从前的顽固,张开双手拥抱生活。朋友圈中也有很多人抱怨败给了现实,或是工作,或是感情。其实我从未觉得现实这么可怕,也从未觉得败是败给了现实,一直觉得现实只是一个巨大而抽象的借口,只是被人们传得像一只随时会攻击人的怪兽,人们用这个借口来掩饰自己的不努力和想逃避的想法,或者怀有不必要的期待。我也曾仰望过45度角的天空,没传说中的那么美,反而,脖子会很累。现在的生活告诉我,付出多少便享受多少是最舒服的,失意时懂得调侃这个世界,也自我调侃,不固执,不凡事刨根问底,不企图改变他人,学会欣赏与自己距离最远的艺术风格,快乐便随之而来。这一番蜕变的完成,时间正好转入了秋天。
  那么,从夏天到秋天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或许,远到有足够时间去把青葱变成熟,闻到生活透出的馥郁。

 

 

 

        罗 定 一 日 游

       李文培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过得飞快,不知不觉间,我离开家乡韶关到罗定读大学已一年多了,又进入到一年一度的深秋时节。
    粤西的秋天不冷不热。一个周末,朋友们相约到罗定的效区走走,我们这次选定的地方为罗定有名的天子山和天子山岩洞。清早起来,走在街上。天气突然变阴冷,这天气变脸也变得太快了,昨天还存有夏天的温度,今天却是冰冷冰冷的冬天。
  罗定的群山比起家乡韶山,更青更绿,透过车窗我们看见,沿途两旁青山不断,绿水长流。途中经过素龙,旁边就是罗定机场,大家觉得,难得在此经过,便一致建议先入机场走走。这可是全国第一个县级机场。听朋友介绍,该机场于1991年3月兴建, 12月举行通航庆典,成为全国第一个自筹资金建设的山区县级通用航空机场。曾开通珠海、深圳、广州到罗定的航班,1996年底,由于小型飞机退出市场,罗定机场1997年起停航。2014年,又开通了珠海-阳江-罗定航线。2015年9月,珠海中航飞行学校有限公司又在罗定机场成立了罗定驻训基地,成为培训飞行学员的训练场。12月,鹰飞俱乐部又在罗定机场建设国内首家拥有专属飞机的全天候跳伞基地,为土豪们提供了一个炫酷又时尚的跳伞运动! 从机场的建设及不断的盘活经营中,可以看出罗定人民的无限智慧与寻求发展的坚韧毅力。
  机场不大,在青山绿草的掩影下,显得宁静而幽美。老天不作美,刚进机场就下起了毛毛细雨,本想看看飞行学员们训练起飞的场景,但遗憾,今天是周末,飞行员都放假休息,我们只好站在飞机旁,拍了一张合照,以纪念来过此地。
    紧接着,我们满怀期待向今天的主要目的地——罗定?塘镇天子山出发。过了?塘圩镇,我们停车向路人问路,在路人的指引下来到了天子山脚。这里的村民非常的友好,待人很热情。刚停车,就碰到了天子茶场的老板,老板诚邀我们品茶,大雾缭绕,我们担心天要下雨,只好婉拒:“待下山有时间再来品赏老板的靓茶吧”。在山下搞养猪业的一户人家,知道我们爬山辛苦,还特地说帮我们准备午饭。
  天子岭上的“天子茶”茶场远近闻名,就是刚才那位老板办的,这里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说,“天子山”周围的山,都俯首向天子山朝回拱拜,有如群臣朝帝。我们一步一步的往上爬,一路上有点辛酸。因为对这里的地形不是很清楚,走了不少弯路。加上下过小雨,地上的草木都藏有雨水,所以当我们路过时,那些雨水往我们的鞋子和裤子里沾,最后我们的鞋子都湿哒哒的,就像水鞋一样,又滑又重,登起山来,一步三摆。
    到半山腰时,回头一看,我们也顿时生出一种天子临朝般的霸气,放眼望去,周围所有群山,果然都是俯首低头,万佛朝宗般向我们这边朝拜而来,眼前视野突然开阔。山下的景色也挺美,一片片金灿灿的稻谷,驻在那,等候着人们去收割。抬眼往山顶上看,树木还是那样的郁郁葱葱,花儿开的也是那样的灿烂,特别是木棉花,开放得像个春心荡漾的小女孩。一路上,地上的草和泥土都湿湿的,特别地滑,一个不小心就会摔倒在地。经过近一个小时的登攀,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到达了山顶,我们有种“经历了风雨,终能见彩虹”的欢愉,本以为可以来一个“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惜,眼前只有大雾,看不清群山,更看不到“群臣朝帝”的大气景象。眼前一片朦胧。我们都变成了孙悟空,在天空中有种腾云驾雾感觉,又像身处仙境,梦幻飘渺。其实,有失有得,我们看不到天子山万派朝宗的雄奇,却也领略了天子山另一道风景,也是那样的美,也不枉此行。
    下山,沿原路下山也不容易,几个人轮番摔倒,引得大伙们哈哈大笑。到山脚后,村民已为我们准备好了午饭,这顿饭做的实在是太美味了,山村佳肴,真感激村民们的热情。
    午饭过后,我们准备出发到我们的第二站——天子岩洞。一下车,就看到阶梯两旁的紫荆花开得美丽,阶梯也设计的古香古色,朋友直赞与溶洞风景相衬,非常完美。刚进洞里,就有一股热热的气流包围上来,感觉呼吸有点难受。睁眼一时,让我大吃一惊,岩洞居然如此壮观。洞中蜿蜒起伏,怪石嶙峋,千姿百态。有猫身的曲径,更有可容纳五百之众的宫殿。岩穴幽深,钟乳奇特。洞内奇景万千,琪树琼花,有倒挂蘑菇、海豚搁浅、观音菩萨、地下暗河、人参等等,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近一个小时的洞内探险,每分每秒都让我大开眼界,全都是我在韶关很难见得到的景观。
    结束一天的旅程,在归途中,我们沿途看到当地很多农民正在收割稻谷,这让我回想起自己小的时候,一家人在田里辛勤劳作的情景,虽然是有点辛苦,却充满收获的喜悦,充满欢声笑语。现在,只有老父亲一人在家种田了,想想就有点心酸。父亲年纪老了,真担心他忙不过来。罗定人充满活力和才智,罗定是个好地方,大学毕业后,如果我有机会留在罗定工作,我一定把父亲接来罗定,尽责尽孝,共享天伦!

 

 

 

   收拾   

  墨不言

  今晚,朗月高悬,夜色如镜,春还不暖,花已开。收拾行囊,今次不再是为了整齐,而是为了准备上路,没有去远方,而是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不远处的地方,心情有点沉重。
  时间飞得太快,来不及转身,回忆就开始重现,来这里的第一个晚上竟然是两年前了,那天晚上,我从W地方来这里,和几个朋友道了别,手里拿着一些东西,C君坚决帮我拿东西并送我到这里,走在路上我一直保持着沉默。终于走到了小区的楼下,我们微笑地寒暄了几句,我忘了讲了什么,C君有点不舍地把东西交给我,就像一个赠送仪式一样。我叫他赶紧回去,“好,看着你安全上去我再走”,这是C君第一次这样说话,其实我知道,C君一直是这么做的,只是从来没说过罢了。他永远是站在原地最后一个离开,只要你回头,你肯定就能看到他,而那次是C君和我最后一次送别,我没有回头,有种黯然神伤的感觉,心里只默念着三个字就是“对不起”。
  “这是一个流行离开的世界,但是我们不擅长告别”,偶尔想起C君,就会有一股暖流从我心田轻轻掠过。
  这片地方,有很多面孔开始陆续闪现,我也大概忘了最后一次是和谁见的面,和谁告的别。但我热爱和感激每一个遇见的人,“无论你遇见谁,他都是你生命中该出现的人,绝非偶然,他一定会教给你一些什么。——若不相欠,怎会相见。”
  收拾书籍,实际上,我是一个爱看书,不爱拥有书籍的人,所以这么多年来,我在图书馆借看了很多书,却只买过两本书,最后有一本忘了究竟借给了哪个朋友看,朋友也忘了还给我,我还但愿别人不要还给我,因为在奔波的人生旅程里,终于我又少了一个累赘。我的书籍有部分是A君的,大部分是过去A君买给我的,突然间A君捧着一堆书从地铁那头穿越挤压的人群向我走来的形象特别高大,我们在地铁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除了你,其他人神马都是浮云!”。所以这几年,不管去到哪里我都会把它们带在身边,小心翼翼地保管好,也不会借给别人看。明明这堆书我看了一遍就不会再看第二遍了,明明在尚且还漂泊的时光里,带着一堆书上路会很累,为何不把它们放下来,所以,我终究还是把它们打包起来,捐了出去,哪怕有点不舍。学会放下,上路会很轻松。
  收拾信件,我很久都没写过信了,我再也不用带着激动和期盼的心情到门卫处装着几百封信的收信箱里“翻江倒海”“翻山越岭”“大海捞针”似的去寻找一封来信了。我和很多交心的朋友都喜欢书信交流,这是网络世界取代不了却也被取代了的方式,有的感情还在继续,有的已经在时空里泯灭。再读时,年少成了泛黄的信纸,任性的文字,是否有留下过岁月的痕迹,刻在心里,谁在意,谁想起。记得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我特地从实习单位回到学校就为了取一封信,我坐在公交车上靠着车窗,打开了B君的来信,斑斓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脸上,在文字上。B君的字迹特别丑,车窗外的世界特别美,那时候的我们特别矫情,同一座城市,不同的学校,偏偏要用一封信把距离拉得就像十万八千里般的遥远。后来,B君去了X城继续读书,这种遥远真的成了现实,终于我们的通信地址都换了,逐渐地我们也不再写信了。只因路途太长,思念不短,改成了每天通电话,再后来就只剩下回忆,说好了的诺言,最后变成了说说就好了的谎言,所以我们都该承认,其实,每个人都做过别人生命里的骗子。我在Z城的艳阳里四季如春,但愿你能在X城的雾霾里绝处逢生。
  有些人,只见了一面,这辈子再也不会相见,见,到再也不见这过程似乎也经历了好几年。“若干年后,还会有七月的最后一天,在一场熟悉的雨中,想起你,血液中不再有波澜”,这是别人的诗,好像写的是自己,说明人与人的青春相似得要死。我该不该把它们带上路,为此我犹豫了很久。
  收拾衣服,我怎么就突然想起了一句不知道是“男人如衣服”还是“女人如衣服”的话来呢,男人和女人都如衣服,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你想穿就穿,想脱就脱。而在我眼里,不同的衣服,不同的款式,就是不一样的品味和风格,都是不一样的烟火,是彼此都能取暖。很多时候都会很纠结,当喜欢和合适没有碰上一个点的时候,喜欢的衣服重要,还是合适的衣服重要呢?也许到最后会发现,比出哪个重要是没有意义的,应该去遵循你的内心,你想怎样?因为喜欢,可以忽略那么的一点不合适;因为合适,可以不在乎那么一点瑕疵。说到底,不管怎样选择都不能两全其美,都要牺牲点什么,但愿人生如棋,落子无悔。可是,当慢慢地变得成熟之后,就会实在一点,通俗地说就是现实一点,不可能站在天平的两端,总是那么辩证地看待问题,现实的人才是可爱的,终归会相信合适的永远比喜欢的重要,因为路漫漫,只有合适的才能陪你走得更远。
  怎样才算合适,有时候是多看几眼和自己的身材相配就知道是否合身,有时候是多穿几下就知道是否舒心,而有的时候要用一生才能去回答的命题。不合适的衣服就不要再塞进行囊里去了,反正也不会再穿,就把它们收拾掉,穿上合适的衣服,领略四季的变换,穿越拥挤的人潮,阅读浩瀚的书海,去看看世界,只有合适的人才能一辈子和你上路,亦师亦友亦爱人。
  终于,房间被我清空了,很多东西收拾着收拾着,就把它们弄丢了,能被弄丢的都是该丢的,该丢的就该去遗忘;有些东西收拾着收拾着就又重现了,那就是回忆,唯一庆幸的是我是个善忘的人,忘了该忘的,带走了美好的。
  最后,还有一样东西,它无比重要,我却从来没有整理过,我需要鼓起勇气去收拾一回我自己。
  一个人只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懂得怎样去收拾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与这个世界相处。很深刻地记得一天早晨,寒潮来袭,剧烈降温,闹钟一响便爬起床,而比闹钟还要响亮的声音竟然是雨声,出门的时候雨不仅没停还越下越大,一路上,大雨到滂沱大雨,鞋子和裤子都湿透了,最重要的是天还很冷,几分钟的路程就像跋涉了半天,心理充满着无奈和怨恨,觉得上天把我抛弃了,霎时间泪水差点就随着雨水蔓延。可是,看着一路上匆匆赶路的人像往常一样多,有的人迎面而来,有的人和我并肩而行,他们像我一样鞋子湿透了,像我一样要去上班。于是我开悟了,其实一场雨,也不就是一场雨嘛,它并不能改变什么,世界还是原来的模样,为何就那么轻易地改变了心境呢?
  人生往往会遭到很多困扰与烦恼,主要是来自于自己,因此不要怨天尤人,而是反躬自省,始终要牢记一句话“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对于生活,我们会有失望,但更有无限的希望。“风物长宜放眼量”,“不畏浮云遮望眼”,面对挫折、苦难,是否能保持一份豁达的情怀,能否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是需要一个自我静修、自我收拾和自我修复的过程,收拾自己的内在,比收拾外表更重要。
   窗外“槐花正香,月色正明”。收拾好,是为了明天更轻松地上路。

 

 


 享 受 阅 读

陈瑞麟

    午觉醒来,邻居黎叔叔送来一本《泷江文艺》,那香溢四方的油墨味使我困倦顿消,精神为之一振。黎叔叔是市文联的干部,这两年我因身体原因休学在家,他知道我喜欢阅读,《泷江文艺》每期出来,都会送我一本。不过,我今天特别高兴,是因为我的一篇文章,居然也在刊物上刊登出来了,我由刊物的读者升格为作者了。于是,我泡一杯香茗,任由墨香和茶香在心中回荡升腾。
    书中那一篇篇质优文美的散文,有如一幅幅生动的风景画;那一首首的小诗,有如一朵朵活脱脱的小花,至于那些小说,我读起来有如在看足球赛,总是那么的扣人心弦,我深深沉醉其中。这或许就是读书之乐吧,大半个下午的时光,就这样消磨了。
    我对书的兴起,源于外公的熏陶。外公是一名退休干部,酷爱读书。听外婆说,他有时候上班早了,回到办公室,也会见缝插针读上几页。为此,他还得了个“书痴”的外号。退休后,他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更多了,几乎是在全天候地阅读。他的房间书架上井井有条地摆满林林总总的书籍,其中不少是文学作品,好比作家的书房。他常常对我说:“书,是使人变得聪明的天使。”
    由于好奇心的驱使,我总会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像模像样地读起来,即使当时我还未能懂得书中许多词汇与句子。而这时,外公就会凑过来,指着书中一些难懂的词语问我读懂了没有,或者用显浅易懂的话来给我解释。每次看到我像模像样读书的样子,他总会露出满意的微笑。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的词汇量越来越丰富,对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至今,我已经记不清读了多少部书籍、文学作品,但外公书架上那些小说,散文,诗歌却肯定是早已读完了。
    在书海里恣意地遨游,付出的是精力,得到的却是无穷的乐趣。
    一个人,如果饱读唐诗宋词,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文采,增添生活的色彩,还有可能体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乐趣。沉浸在朱自清的散文中,你会感受到祖国河山是如此秀丽,生活是多少美好;陶醉在保尔·柯察金的动人传奇,你会感叹人的生命力竟可以那么的顽强;遨游于西游记的奇思妙想,你会惊叹古人丰富的想象力。一本好的书籍像一扇扇天窗,当你打开后,一道道明媚春光就会照耀到头上。
    每当我外出散步时,都会捎上一本书。公园的石凳上,亭台与楼阁之间,或者是潺潺流水的小溪旁,都可以成为我读书的好地方,品味着休闲阅读的乐趣,感受时光岁月的宁静美好,让烦恼烟消云散,身心无比舒畅。书籍是无私的,它不求回报,却总是默默向人们奉献。它又是公平的,你倾注一份思考,它还你一份真理;你倾注一份投入,它还你一份收获。
    坚持不懈的阅读令我获益良多。书籍教会我在困难时不低头,在失败中不气馁,在遇阻时不后退。那些润泽心灵的文字总是载着满满的正能量,鼓励我直面人生,重拾信心重新上路。两年前,我因身体原因休学时,心情烦躁,心灰意冷。上初中时,我的学习成绩不错,初中毕业时以全市普通班学生第二名的成绩升上罗中高一重点班,本以为斗转星移,前路一帆风顺,想不到高二就被迫休学了,这个打击实在太大了。在父亲的诱导启发下,我开始意识到要正视现实,以后的岁月还长,不能这样就倒下了。我开始阅读,大量的阅读,把烦躁和灰心消失在阅读之中。我读文学作品,读各种杂志,尤其爱读《意林》,《读者》上的哲理短文。渐渐地,阅读驱散了我心灵的灰霾,使我的心境豁然开朗,使我眼界大开。在阅读中,我接触到了以前从没有接触过的事,了解到了以前从没有了解过的人,懂得了许多以前未曾懂得的道理。此外,我还拿起笔来,让阅读与写作这对最要好的朋友在我的生活中尽情飞翔。
    如今,阅读已成为我生命中不可替代的部分。与书为友,我内心的情感获得了极大的丰富,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以往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固执地认为人性是丑恶的。直到后来,一本本优秀的书籍告诉我,世界是美好的,真善美是人性的主流,不要因为某些人性的弱点而否定整个世界。书籍也教会我宽容,它们教我摒弃小肚鸡肠的性格,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姿态拥抱世界。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而我要说“书是人生的罗盘”。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没有书,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也找不到回家的路。当灵魂与一本好书邂逅,便有如同与一位睿智的哲人对话,使你醍醐灌顶,使你身心愉悦,这种快感是做其他事无法获得的。  
    所以,朋友,有空时请不忘打开书本,让内心的灵魂接受知识的洗礼吧!热爱阅读,享受阅读,永远是人生不错的选择。我敢说,我就是其中一个例证。

 

 

 

生  活

黄莹莹

生活就像一面镜子,
你心里若是晴天它就对你微笑;
你心里若是阴天它就对你哭泣,
所以,无论如何请你微笑。

生活就像一本日记本,
你可以把每天开心的事情记录;
也可以将每天伤心的事情诉说,
因此,它可以成为你老时的回忆。

生活就像一组平行线,
你的目标越大你的成就就越大;
你向往的越多你得到的也就越多,
但是,前提是你必须为之去努力。
 
生活就像一片海洋,
你脚踏实地的做事它就风平浪静;
你弄虚作假地做事它将大风大浪,
所以,做好自己的本分也是不错的选择。
 
生活就像一种力量,
它每天都推动着你前进,
如果你原地不动它将把你淘汰,
如果你前进它将会带给你美好的明天。
 
生活
就是你必须把每天的事情安排妥当,
因为充实的生活才有足够的快乐;
生活
就是你必须把每天该做的事情做好,
否则,它会令你遍体鳞伤;

生活
就是你必须学会独立自强,
拥有自强的生活。
生命才会如此多娇!

(此文获云浮校园文学有奖征文优秀奖)

 

 

 

 

时间忙了归路

彭 有

时间忙了归路
但你得欣然接受
从立春
到立冬
从黑夜
到白天
从惊蛰
到秋分

时间忙了归路
从古老的文塔
到故乡老屋内的镂空青铜
剩下了秋水在铜镜上微微荡漾

时间忙了归路
透窗,隐观碧水上,轻舟荡
有歌声,绵软流长
望去,原是青花布衣船娘,在摇桨……
时间忙了归路
梦泷江
你的词牌,我的花影
弹一曲春意缠绵的歌

时间忙了归路
二月的油菜花
缠绵了我的梦
折一支笛
横平竖直吹响

时间忙了归路
但你也得明白
我的诗歌平平仄仄
跌跌撞撞
重重叠叠
坠入泷江

时间忙了归路
稻草上的笑脸
和父亲一样
一生都在
故乡耀眼闪亮

时间忙了归路
我打算携一身古典韵味
泅渡到心灵的彼岸
潇潇洒洒分散在诗里行间
伴着
时间落字成殇

时间忙了归路
枫叶黄了又黄
沿途的风景
空荡荡的一路彷徨
我打算从黑夜开始
我打算从立春开始
拾一场文字的诗心
在悠悠岁月中含情怒放

时间忙了归路
我隐于这陌生的风中
原听时间坠落湖面
用你的长望延续我的凝眸
一一清洗你千里之外的相思

 

 

 我悄悄地走近你

金烁镟

那一年
相遇在金黄色的秋天
爬山涉水,千里迢迢
悄悄地我来了
命运将我安排在你怀中
从一个海滨侨乡之都
来到粤西边陲山城
由一个有百年开埠史的繁华海边城市
进入一处满眼丘陵的边远城镇
秋天百花凋零
孤寂的落叶打在脸上
我,很嫌弃这偏僻的地方

春天不期而至,
校园开满一棵棵和睦之花,紫荆花树
小巧的紫色的花鲜艳夺目
三五学友,漫步树间
你我同甘共苦,同怀一个梦想
一处绿,一处动心的绿
吹动我们的少年梦
一条河,一条泷江河水
开始慢慢沁入海经缤妹子的心灵深处

泷州大地,盛夏似火
一架红旗渠飞架南北
石牛山下大地织锦般的稻海谷浪
映红了人们的脸
孔庙学宫那诵经读典朗朗书声
引人回到那五千年的华夏文化历史长河
摩崖石刻,令人追慕
登临文塔顶处
放眼远眺,塔影浮动、河水滔滔
充满生机的历史文化名城展现眼前
令人向往

金秋十月
是个火红的革命季节
当年罗定铁血男儿在淞沪抗日战场上
那振耳发聩的拼杀声
犹在耳边回荡
让人心中热血沸腾
浩气荡然
一二八抗日义举
与世长存

寒冬稍纵即逝
桃花又开放了
我驻足凝视,用力回首
我走过的一个春夏秋冬
与罗定结下了缘
我学会了接纳你
我慢慢的走进你的心
你也用你的热情
你的风骚将我迷住

 

 

 

油 菜 花

雷丽娟


是一种阳光的色泽
其实并不落俗
缀成一片海
充满活力

绿
是一种生命的调拍
但是并不柔弱
汇成一丝绸
激动明眸


是一种飘渺的感觉
忍不住轻轻一吻
你娇嗔
害羞低下头
深怕落入别人诗意的镜头

你是不是很生气
我就是厚颜无耻
索性学一回蜂和蝶
别怪我舍不得这张脸
那一低头的温柔
听了花间燃烧的情话

 

 

忆秦娥·罗定遇雪有感

谭荣锴

寒风冽,
铺天霾雨夹飞雪。
夹飞雪,
身如筛米,
牙如打铁。
家居犹甚冰宫厥,
急将皮袄身上叠。
身上叠,
严冬快去,
还我温热。
    (2015年农历12月15日,罗定下雪,百年一遇,寒极,特赋词记之。)

 

 

桂乡明月夜(歌词)
陈培权

满月挂在高高的桂山顶上,
空气中荡漾着浓浓的桂香。
小伙的梦想像桂山般高耸,
姑娘的爱情在月光里飞翔。

每当碰上这样皎洁的月夜,
我总爱望着月亮傻傻地想:
我们的肉桂香遍五洲四洋,
月亮能不能闻到它的余香?

每当碰上这样皎洁的月夜,
我总爱望着月亮傻傻地想:
我们的小伙英俊拼搏坚强,
月老是不是在为他们鼓掌?

每当碰上这样皎洁的月夜,
我总爱望着月亮傻傻地想:
我们的姑娘勤劳健美奔放,
跟月亮上的嫦娥谁更漂亮?

 

 


母   亲

李杰泉

   母亲一身碎花藏青色唐装麻布衣裤,头戴竹笠,背部垫一条吸汗毛巾,手提竹篮装满了豆角走在六月骄阳似火的乡间小路上,刚进家门,便朝我喊:“伢儿,拿葵扇来帮我摇凉”。我拿着葵扇飞快迎上去。猛然惊醒,才知这是梦境。
   2015年5月4日,卧床多年的母亲永远离开了这个家,走完了人生平凡的73个春秋。当我从县城匆匆赶回到那个宁静的小山村时,母亲已经静静地躺在大厅的床上,看上去是那么的安详与平静,仿佛疲惫的人熟睡了,但这次却是永远也不会再醒来一般。
   1942年3月18日,母亲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家庭,外公那时候在区上的一家小学任兼职校长,并且在那动荡的岁月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现在回想起来,亦算是个书香门户吧。母亲、大姨连同舅舅四兄妹,从小都异常地想读书。但在母亲6岁时,现实却将几兄妹的梦想击了个粉碎。外公在一次带领村民躲避国民党扫荡行动中,自己独自回区处打探情况,被国民党逮着,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外婆用羸弱的肩膀挑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在四兄妹中挑选了成绩最好的大舅继续读书,余下三姐弟只能哭着离校回家务农。
   母亲在21岁与父亲组织了家,那年父亲是20岁。父亲这边,亦是个苦难家庭。爷爷在一次被狂牛撞伤后因无钱医治去世, 那年父亲才17岁。父亲在17岁便肩负起了赡养奶奶和送姑姑读书的家庭重任,独个儿支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父亲和母亲就是这样的两个苦难人,组建新家后陆续生下了哥哥、姐姐和我四个小孩。
   新中国成立后的50至70年代,正是共和国诞生后百废待兴、社会物质极度缺乏的岁月,尤其是在1960年代初那几年,由于受大跃进虚报浮夸风的影响,村村虚报粮食产量,高层却不调查实际情况,大办集体食堂,集体用餐,很快,粮食吃光了,闹饥荒、饿死人了。那时候,父亲在大队的一家纸厂上班,母亲承担起生产队里男人的农活量,诸如脱谷、挑谷等过度透支了自己柔弱的体力,苦苦支撑着这个贫寒的家。我7岁那年,某天放学回家迟了,哥姐们因为太饿了,将锑煲上的稀粥吃个精光,我大哭,将煲扔个底朝天,再跳上去踩几脚。母亲默默走过来,捡起煲静静擦眼泪,这是打我懂事以来第一次见母亲流泪。
   在我读初中的80年代,家庭仍然贫寒,由于父母亲均知道没有知识的艰难,所以,他们在全力以赴地要送自己孩子读书。同时支持四姐妹上学读书,父母亲的爆发力现在想起来还是令人吃惊。其实,到了后期,家里都依靠借钱供读了。记忆中,我打初中起,最怕的是周日回学校前那时刻,每次都艰难地开口要回校的费用,而我每次接过母亲从抽屉里搜出一些诸如卖蔬菜之类得来的零钱,心里都难受极了。
   1993年,历经10年寒窗的我,终于从大学校园走向社会,并顺利地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一个炎热的周末午后,我工作后领到第一份薪酬,激动得立刻买了一条大鱼和一些酒菜回家,母亲见了快步走出来,大声对屋内的父亲大喊:“伢儿回来了,呵呵,买了好大条鱼啊!”然后露出孩子般灿烂的欢笑,这是我看见过的母亲最令人难忘的欢笑,那欢笑,至今仍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
   记忆中,母亲是个格外疼爱孩子的人。在县城读书时,她会时常来县城探我。我出来工作了,又会经常唠叨:“伢儿,什么时候找个好闺女,生个胖娃让娘抱抱?”当我真生娃儿时,她会每年找个灵气的庙宇,为我们一家人祈福,要回个平安符,让我们放进钱包里,祈求一年安康。她心地善良,到山里、田地上干活,遇上雨天路滑时,她会拿手上的镑,挖几个坎儿,让后走的人不用滑倒。她会在我新年上班的车头挂上一串桂叶,串上红包,祈佑一年顺利、好运。
   由于操劳,从我小时候懂事起,母亲的身体一直都不好,看医吃药不断。做儿子的我常常是看在眼里痛在心上。2012年的某天,母亲突然脑梗,卧床3年,在卧床的日子里,每次回家,她看见我回来,即使痛苦不已,眼中总是散出喜悦的光芒。每次回家探望母亲,对我都是一种残酷的折磨。然而那天之后,我连被折磨的机会也没有了,母亲永远的离开了这个家。
   娘,在通往天堂的路上,儿在梦中为你撒满了一路的丁香花,为你播放了你最爱听的山歌对唱,摆上你最爱吃的煎肉末鸡蛋角……这路上,你要一路走好。

 

 

泷江风云

    当蔡廷锴一行来到大埗头,只见神滩庙前一位老学者模样的人正在那里摆摊卖字,门前挂出中英文对照的以“走难遭遇十二难”为题的遭遇情况。原来这是一位随校内迁的某大学教授,因途中遭遇土匪,身上财物和现金被抢劫一空,因而流落罗定街头以卖字为生,等待有人捐资方能赶赴学校。
    老教授落难情况这样,蔡廷锴一行都为之动容,助他回校是没有问题的了。但蔡廷锴还想考一考他,看他是否有真才实学,于是便对身旁秀才出身的沈光汉师长附耳说这般如此,沈光汉便依计上前说道:
    老教授落难如此,我等自当资助。
    多谢先生救命之恩。教授感激地说道。
    见门前挂出的文字,知先生饱读诗书、博学多才。
    岂敢岂敢?蒙先生过奖了。
    但我等今日,闲且惫矣。故此,愿与老教授属对,不知肯与舍教否?
    哪里哪里?倘先生不弃,鄙人奉陪作笑就是了。
    于是沈光汉便回声吟道:
    难难难,国亦难,家亦难,足下
    学贯东西,竟作难民流市井!
    沈光汉吟出的上联,连续三个“难”字后面,又在各句中,总共嵌入了三个“难”字,从而突出了走难的显著特点,但却因此而极大地增加了联对的难度,倘若没有丰富的学养和敏捷的才情,一时真不易对得上来。
    但老教授听罢上联,猛一抬头,似乎根本不用思索,便立刻接口对出了下联:
    惨惨惨,君也惨,我也惨,目前
    敌陷南北,忍看惨情满中华!
    蔡廷锴一行听罢教授的下联,都禁不住鼓掌惊叹老教授的学问确实不凡。
    但沈光汉却未肯罢休,于是又吟出了上联:
    三渡长江,两饮黄河,抗日倒蒋,
    曾举义旗,此际归来暂伏枥!
    这时,沈光汉吟完后显出了十分得意又十分自负的样子。而众将们都一齐望着老教授,看他如何联上。
    老教授听罢以上联语后,略一沉思,自言自语道:“看来,先生们乃原十九路军的军中将领,著名的抗日功臣无疑了。鄙人何德何能敢与先生属对?只好请出诸葛武侯为我解此重围了。”老教授这样自语和思忖之后,便立刻仰面吟出了下联:
    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联吴拒曹,
    累擒蛮首,他朝复起再扬鞭!
    众将听后,忙鼓掌称赞对得好,真乃一代宿儒,倒十分可怜他这样的人才却因为日寇的侵略而流落到这等地步。
    蔡廷锴听出了老教授此联,显然是鼓励他重振旗鼓、为国纾难,一时感激,竟暗自落泪,并感叹不已。这时,蔡廷锴便对老教授说:
    多谢教授赐教,不胜感激。我等确是十九路军将领,面对日寇肆虐,老蒋无能,以至今日中国丢掉半壁江山,国将不国,故此,暂避家乡,以待来日。不想教授今日也落难至此,实在令人慨叹。
    老教授听了这一席话,顿有所觉,便上前俯首作揖问道:
    敢问先生就是当今抗日英雄蔡廷锴将军么?
    蔡廷锴也作揖还礼道:
    不敢!鄙人正是蔡廷锴。
    老教授忙说道:
    呵!路遇英雄,三生有幸!只恨鄙人有眼无珠,今日相见恨晚了。
    蔡廷锴说道:
    老教授不必多礼。只恨国难当头,手上略紧,只助教授路费赶赴学校,教授回校后再作长计吧。
    说完忙命相随将领取出数卷银毫递给老教授。老教授接过银毫,再三道谢。
    蔡廷锴一行捐助了教授后,便自去饮茶,这是后话。
    难民潮的涌入,确实给罗定带来商业的发展。这种相对的发展,对于贫穷落后的罗定,算是一种畸形的繁荣,似乎各行业都生意兴隆,但是同广州发达地区相比就显得很落后了。
    罗定商业,从清代以来就是南海人居多。广州沦陷以后,广州、南海等地上罗定经商的就更加多起来。主要是商人、商店和商品都比广州沦陷前多。除经营花纱、布疋、五金、百货、土杂货和书籍、文具以外,还有桂庄、茶庄、食品制造业和饮食业。食品制造业的制饼、制糖、制粉、制面,制豆豉、酱油,榨油,饮食业中的面包、云吞、赖粉、烧味、腊味、烧卖、伦较糕和芝麻糊,都是当时的名牌商品,尤以罗定豆豉驰名海外。月饼、云吞、赖粉、面包、烧卖、烧味等几种产品,传授于广州师傅的技术,至今还得以流传。
    广州商人上来经营桂庄、茶庄、土杂货和采矿业也盛极一时。因为这几项都是外销产品,运输业也被带动起来,主要是肩挑和鸡公车载运,东西和南北两条已破坏了的公路几乎日夜往来不绝。采矿业则从农村招募大批民工日夜挑运矿砂,主要是金矿、乌矿、锰矿和锡矿。土杂货则是大量收购牲猪、三鸟、药材、染料、木茨、茶油、桂油和樟木油,此外还收购粮食、松柴、木材,囤积居奇,以在荒年寒月中高价敛财。
    这种畸形商业的发展,必然给贫困县人民带来更加贫困的恶果,而最终受益者还是外地商人。
    因此,日寇侵华,也给大后方人民直接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当时《三罗日报》曾登过一首打油诗,题目叫《商人》,诗写道:
    来自广州沦陷区,难民潮里上三都;
    有人曾问他知否?手上珍珠是泪珠。
                                            (未完待续)

 

2016年庆新春书画即席挥毫比赛获奖作品选登

 


市委宣传部、市文联开展“送传统美德春联进基层”活动
    1月28日起,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组织书法家先后到金鸡镇、华石镇大未村、泷江翡翠城小区开展“送传统美德春联进基层”系列活动,现场为群众义务挥春,把传统文化和新年祝福送进千家万户。
    在活动中,书法家们按照现场市民挑选的心仪对联,泼墨挥毫,楷、行、隶等多种书体各显神韵。“民奔小康路,国臻大治年”、“处世言行正,为人品德高”、“德行世上千家乐,春满田间五谷丰”等一句句蕴含着丰富道德内涵的对联为新春增加了喜庆的气氛。
    本次“传统美德春联进基层活动”共开展5天,组织书法家100多人次参与活动,,送出春联6000多联。

 

 


“爱罗定、爱家乡”书画摄影作品展出

    2月2日,罗定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文联在市博物馆举办“爱罗定,爱家乡”书画、摄影作品展,共展出作品120余幅。市领导刘炳权、沈灿明出席仪式并为其揭幕。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炳权在讲话中指出,此次文艺创作活动的举办,旨在通过书画、摄影等艺术手法,从不同的侧面宣传展示罗定,阐述和弘扬爱国爱乡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内外罗定人“爱罗定,爱家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振罗定的精气神,凝聚建设粤桂边工业新城的正能量。他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到场观展,在接受书画摄影艺术熏陶的同时,感受家乡的美好,激发爱乡之情,为建设美丽幸福罗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2015年6月,我市举办以“爱罗定,爱家乡”为主题的书画、摄影、征文、歌曲等文艺创作活动,受到了全市文艺家们的热烈响应,共收到书法、美术、摄影类文艺作品500多件。本次参展作品,均为其中评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同时还邀请了罗定籍著名书画家梁江、黄堃源等提供作品参展。

 


市文联举办庆新春书画即席挥毫比赛活动
  2016年2月8日大年初一上午,罗定市文联在市文化广场舞台背开展庆新春书画即席挥毫比赛活动。全市50多名青少年书画爱好者现场泼墨挥毫作书作画,猴年新春,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观赛。
  比赛现场评出书法、绘画童年组(11岁以内)、少年组(12——18岁)一等奖各1名,二等奖各2名,三等奖各3名。市文联相关负责人为获奖者颁发了奖状和奖金。

 

罗定一作品在广东21城“粤拍粤美”摄影比赛中获三等奖
    最近,由广东省网信办指导,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主办,羊晚数媒、羊晚新媒体部、金羊网等单位承办的“粤拍粤美——广东21城颜值大PK”摄影比赛中,我市摄影家协会会员陈何金的作品《如画长岗坡渡槽》在近万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
    《如画长岗坡渡槽》情感、意境和形式完美结合,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画面虚实、明暗、远近的对比协调融洽,较好地表现了风光旖旎、宏伟壮观的长岗坡渡槽。

 

 

泷江文艺(2016第1期).pdf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网站标识码:    公安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