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
工作简报
第二十八期
罗定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办公室 编 2009年9月30日
十里长岗藏故道,一条东水串双星
罗平镇为罗定中部之小盆地,农耕发达,南朝齐时已建有罗平县,境内文物古迹众多,金山迳古道开通后,贯通罗定南北的官大路穿越全境,近代之十里长岗渡槽举世闻名,东有泷江最大支流东水流过沙朗、榃感两个重要墟场,人文景观众多,曾出土过东周时期的青铜墓葬——背夫山战国墓,陈姓、彭姓、张姓、黄姓等最早居住地之一,河岸两侧多新石器时代至汉唐的文化遗物,曾采集过大量印纹硬陶片、磨光石器等。
普查队共登记文物点47处,其中复查7处新发现40处。包括有民居16处、祠堂14处、古桥2处、古井5处、庙宇3处、铸铁遗址1处,古墓葬1处、名人墓葬1处、古道一条、近现代水利设施2处,古代水利设施2处,唐代窖藏钱币出土点1处。
长岗坡渡槽是罗定人民最大的文化遗产,这次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各地对水利设施的登记都非常重视,信息显示,罗定长岗坡渡槽之所以举世闻名,是他在长度、高度、拱跨距、过水量、桥墩数量等综合数据足以证明他在世界上是占第一位的,长岗坡渡槽总长3450是米,比曾被媒体称为亚洲第一渡槽的三湘渡槽还长
长岗坡渡槽之下是罗定西山故道——“官大路”,古道串起一个个文物胜迹,其南面的金山迳古道穿山而过长五里,凿石修筑,路面铺设有石级,灰沙夯土路基等,还有小桥一座。在金山迳入口京山庙背有蔡廷锴在罗定指挥抗战时挖的战壕。位于路口平峒大屋峒有两座清末陈氏宗祠,一座为锦堂陈公祠,一座名莼圃陈公祠,两祠相距不到
长岗波渡槽下的廉直陈公祠
锦堂陈公祠
沙朗曾单独设立人民公社,位于东水上游,有引沙陂头(明陈璘陂旧址),为罗定六大引水枢纽工程之一,北渠灌罗平、船步、苹塘、金鸡等镇,南渠为明代陈璘陂,长10多公里,主灌区沙朗,今为全国水稻高产示范区。沙头横峒曾发现过背夫山战国墓,李屋顶遗址等。营下自古是罗定铸铁炒铁基地,该村遗址遍地矿渣,还保留有明崇祯在当地铸造的铁钟。沙朗龙头寺与泗盆惠民古庙齐名,众多文物使沙朗成为罗平东南部的一颗明珠。
榃感位于罗平东北,也曾单独建立人民公社,位于榃感片岗头水的张姓是罗定张姓最早居民,明洪武永乐间曾出过张广扬、张昌、张澜之三位进士,今三进士墓仍在黄牛木,可惜未有任何标志,为杂草土堆墓,与名人墓不大相符,甚为可惜,原有的老祠堂已被拆去,今三进士祠(贤良书院)为1929年的建筑。榃感较有特色的为榃西與权黄氏宗祠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其博古脊上两边各雕塑一个番鬼抬脊,源自秦汉的托脊力士。黄氏宗祠的托脊力士为双面塑,雕塑的为法国人,显然是对鸦片战争法国人侵占南中国海事件有关,这对番鬼扛脊与罗镜附台牌坊的抬脊人物雕有异曲同工之妙。榃感经堂是罗定唯一保留下来的经堂。清末,罗定的罗镜、太平、榃感、罗周围等曾建有经堂,为一贯道布道之所。一贯道为儒、佛、道、基督、天主五教合一之会道门,50年代曾作反动会道门取缔,榃感经堂曾改作小学,已无经堂的内部设置。
在双莲水溪边,每边发现有一块原生奇石,石内镶嵌有多种彩色卵石,极似水坭浇灌,这种石料在民间称作“鸡乸抱蛋”石。文物普查发现罗定不少祠堂使用这种“鸡乸抱蛋”石料。有专家曾指二千年前埃及金字塔使用的石块是水泥料,难道真的是几千年前已有水泥料?普查队对该石进行摄影登记,待今后再作深入研究。
罗平地上文物丰富,大量地下文物尚未有发现,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及人文精神,尚待今后作进一步的调查。
在文物普查后段,发生了由台风巨爵引致的“9·16”山洪爆发,这场千年一遇之洪水,不但淹没良田,还冲毁大量公路、水利设施,损失十分惨重。灾后,文物普查队驱车数十里,绕经太平信宜思贺、木瓜等地,从信宜思贺起,可见两岸受洪水冲涮之后,满目疮痍,惨不忍睹,河两岸已被冲涮得面目全非,山体滑坡将引沙水渠多处冲毁,北岸公路沿线已多处连片透底悬空。我们冒着生命危险驱车前往,沿途险象横生,引沙陂头已被摧毁,仅留下桥之中段,引沙新渠和陈璘古渠多处冲毁,一个横跨山口的反虹吸渡槽只剩下山边输水管,山口电站已被冲跨。多灾多难使我们更敬重人民的创造力,特别是明代陈璘古陂,在当时的条件和环境下竟然在十里山道上建造如此巨大的水利工程。从陈璘陂到引沙水渠,罗定人民经历的四百余年的不断努力,建造如此规模的水利工程,真正称得上伟大工程,这些文物见证历史,见证罗定人民世世代代所付出的血汗代价,洪水虽然冲跨了引沙水利工程,但永远冲不跨罗定人民的精神和毅力,相信不用多久,引沙水利会重新修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