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正文
【杏林科普】中医调理慢性盆腔炎有妙招
发布时间 : 2024-03-15 17:08:11
来源 : 罗定市中医院
浏览次数 : 855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盆腔炎性疾病(PID)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PID大多发生在育龄期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病,若发生也往往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严重的PID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类。中医学认为慢性盆腔炎是因为妇女经行产后,正气不足,寒、湿、热等毒邪乘虚入侵,与冲任气血相互搏结,蕴集胞脉、胞络,耗伤气血,病久则多虚多瘀,导致反复迁延不愈。

慢性盆腔炎不仅会影响生活和工作,更严重还会导致不孕症、异位妊娠、盆腔包块等疾病,下面介绍一下如何通过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医治疗方法

一、内治法

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1、湿热瘀结证

主要证候:少腹胀痛,或痛连腰骶,经行或劳累时加重,或有下腹块,带下量多,色黄;脘闷纳呆,口腻不欲饮,大便溏或秘结,小便黄赤;舌暗红,苔黄腻,脉滑或弦滑。

治法:清热利湿,化瘀止痛。

方药:银甲丸加减。金银花、连翘、升麻、红藤、蒲公英、生鳖甲、紫花地丁、生蒲黄、椿根皮、大青叶、茵陈、琥珀末、桔梗。

 

2、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下腹胀痛或刺痛,情志不畅则腹痛加重,经行量多有瘀块,瘀块排出则痛缓,胸胁、乳房胀痛,或伴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婚久不孕;舌紫暗或有瘀点、苔白或黄,脉弦涩。

治法:疏肝行气,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乌药、香附、牡丹皮、甘草。

 

3、寒湿瘀滞证

主要证候:下腹冷痛或刺痛,腰骶冷痛,得温则减,带下量多,色白质稀;月经量少或月经错后,经色暗或夹血块,形寒肢冷,大便溏泄,或婚久不孕;舌质淡暗或有瘀点,苔白腻,脉沉迟或沉涩。

治法:祛寒除湿,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肉桂、小茴香、干姜、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桂枝、桃仁、牡丹皮、茯苓。

 

4、气虚血瘀证

主要证候:小腹隐痛或坠痛,缠绵日久,或痛连腰骶,或有下腹块,带下量多,色白质稀;经期延长或量多,经血淡暗,伴精神萎靡,体倦乏力,食少纳呆;舌淡暗,或有瘀点、苔白,脉弦细或沉涩。

治法:益气健脾,化瘀止痛。

方药:理冲汤去天花粉、知母合失笑散加减。生黄芪、党参、白术、生山药、三棱、莪术、生鸡内金、蒲黄、五灵脂。

 

5、肾虚血瘀证

主要证候:下腹绵绵作痛或刺痛,痛连腰骶,遇劳累则加重,喜温喜按,头晕耳鸣,畏寒肢冷,或伴月经后期或量少,经血暗夹块,夜尿频多,或婚久不孕;舌暗淡,苔白,脉沉涩。

治法:温肾益气、化瘀止痛。 

方药:温胞饮合失笑散加减。巴戟天、补骨脂、菟丝子、肉桂、附子、杜仲、白术、山药、芡实、人参、蒲黄、五灵脂。

 

6、中成药治疗

(1)花红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湿热瘀结证。

(2)妇科千金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湿热瘀结证。

(3)坤复康胶囊每次34粒,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气滞血瘀证。

(4)桂枝茯苓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寒湿瘀滞证。

(5)妇宝颗粒每次10g,每日2次,开水冲服。适用于肾虚血瘀证。

(6)丹黄祛瘀片每次24片,每日23次,口服。适用于气虚血瘀证。

二、外治法

1.艾灸治疗   取穴关元、气海、神阙、中极。每日或隔日1次。

2.中药直肠导入 取红藤、败酱草、丹参、延胡索、三棱等随证加减。适用于各个证型者。

3.中药外敷 ①中药药包热敷:辨证选用中药,热敷于下腹部或腰骶部。②中药穴位数贴:辨证选用中药,研末或制成丸剂,贴敷于三阴交、气海、神阙、关元等穴位。

4.中药离子导入 辨证选用中药浓煎后通过中药离子光电导人仪导入,使药物通过局部皮肤直接渗透和吸收。

5.物理治疗 选择应用盆腔炎治疗仪及微波、超声、激光治疗仪等。

 

三、食疗方法

1、蒲公英荷叶茶

蒲公英清热解毒,荷叶清热利湿,二药合用适用于湿热蕴结型盆腔炎患者。煎水代茶饮。
 

2、赤小豆薏米排骨汤

赤小豆、薏苡仁、莲子为健脾利湿良药。

三仁与排骨一起炖煮,不仅味美,还能祛病疗疾。脾虚泄泻者不宜服用。

 

四、养生防病

1.少吃辛辣、生冷的刺激性食物,注意多饮水。

2.注意休息,保证睡眠。

3.不用刺激性药物或肥皂擦洗外阴,避免搔抓。

4.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5.避免高危性行为,注重性卫生,减少性传播疾病。

6.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7.避免不正确的阴道冲洗扰乱阴道内细菌的平衡。

8.及时就医,科学治疗。

 

 

 

              作者简介

 

               妇产科医生团队简介








 

                                      图文:妇产科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网站标识码:    公安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