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养生 > 正文
【名中医谈节气】名中医陈南官话养生---立秋
发布时间 : 2023-08-08 10:23:05
来源 : 罗定市中医院
浏览次数 : 375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是立秋气候占卜农谚的典型代表。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秋天自此开始,在这个时节,草木开始结果,收获季即将到来。“立”是开始的意思,“秋”则是暑去凉来。此时暑气渐消,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自然界由生长向收藏转变,为应对严寒做好准备。立秋如何进行中医养生,云浮市名中医陈南官院长指出,首先需要遵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的季节养生之道,在《素问》中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其中明确提出秋天季节特点和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收敛之气的道理,同时提出立秋后中医在治未病方面的预防措施。“容平”即从容平和意思,使精神安定宁静,来缓和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使神气收敛,不使外来因素扰乱意志,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秋天来时的重要情志养生。没有春夏生长,就没有秋天的收获,即使可能收获不大,也不要产生愁苦悲伤所谓“悲秋”的情绪,还可以等待下一年的轮回,总结今年的经验教训,顺应自然之道,以平和积极的心态更好的应对未来,这是中医在立秋养生的首要一点,另外有以下几方面需要注意:

1.立秋吹空调

三伏出伏以后会有一个短期的回热现象,温度会达到35℃以上。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秋老虎”,天气还比较热,华南地区还会使用空调。其实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要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开除湿功能,这样既可降温祛暑,又可预防“空调病”。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的人经常喝点姜汤,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的功效,可有效防治“空调病”;有慢性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宜开空调。

2.润燥

秋天在五行属金,六气为燥,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胜于秋,秋燥首先会侵袭肺脏,立秋后空气干燥,人容易烦躁不安。要多吃梨、莲藕、蜂蜜、杏仁、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健康奠定基础。

3.立秋莫急“贴秋膘”

生活中常说立秋要“贴秋膘”,立秋象征着夏天的结束、冬天也随之到来,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们也要像冬眠的小动物一样储备能量。老一辈的人多以体力劳动者为主,体力消耗大,需要补充大量蛋白质,认为需要“贴秋膘”。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现在的生活几乎每天都在“贴秋膘”,想通过饮食补充能量已经不再是难事。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以“润燥、补肺、养阴、多酸”为原则。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辣椒等辛味之品以及太多的肉类、肥甘油腻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饮膳正要》载“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入秋后宜食生地粥、莲子百合汤、雪梨银耳汤等以滋阴润燥,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苦瓜等清淡食物清暑化湿。

4.适量运动

有些人觉得运动量大,身体才能练好。其实不然,秋天人体的精气处于收敛内养阶段,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不宜大量运动,运动量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适为标准。尤其是中老年人更要悠着点,宜选游泳、太极拳、八段锦等比较轻缓的运动。最好早晚进行锻炼,注意运动前要有10-15分钟身运动,运动后也要有15分钟的缓和运动。

5.早睡早起防受凉

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人应当开始做好保养阳气的准备,在起居上应做到“早睡早起”,因为早睡可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一般来说,秋季以晚9-10点入睡,早晨5-6点起床比较合适。早起还可以预防血栓形成,对于预防脑血栓发病也有一定意义。起居养生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早晚温差较大,不要贪凉,夜温低,注意增衣被,慎用空调,以免受凉;室内温湿度适宜,室温22-28℃之间,湿度50%-60%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睡眠充足,一般8h左右,坚持午睡30min-1h,但睡眠也不宜过多;并注意皮肤保养,秋季湿热重,防止皮肤感染,保持皮肤滋润,浴后可涂抹补水、保湿护肤品。

6.防治疾病

立秋以后一般容易得什么病呢?最常见的就是呼吸道疾病和脾胃病,秋燥容易伤肺,夏秋交替季节小孩和老年人容易感冒、呼吸道感染,老慢支容易发作,一旦发病,需要及时就诊,根据中医辨证尽快祛邪外出。另外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气温还是较高的,空气湿度也较大。夏天贪图寒凉,过食寒凉食品伤及脾胃,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调理脾胃应该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脾虚的人常常食欲不振、肢体倦怠等,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和中成药,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芡实、山药、扁豆及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等。

最后以药王孙思邈《孙真人摄养论》中言七月养生概括:“七月肝、心少气,肺脏独王。宜安宁情性,增咸减辛,助气补筋,以养脾胃。无冒极热,勿恣凉冷,无发大汗。此月勿思恶事,仙家大忌。”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网站标识码:    公安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