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正文
【科普】宝宝黄疸了,该怎么办呢?教你正确认识新生儿黄疸!
发布时间 : 2023-04-07 19:43:00
来源 : 罗定市妇幼保健医院
浏览次数 : 15225 【字体:
背景颜色:
分享到:

作为一个新生儿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关于新生儿黄疸问题的咨询——

 

“医生,宝宝黄疸了,他为什么会黄疸呢?如何判断黄疸?常用检测方法有哪些?那黄疸严重会有什么危害吗?宝宝黄疸住院了是怎样治疗的?”

等等的疑问。

 

宝宝黄疸了,让很多新手爸妈不知所措,为了减轻家长的焦虑与不安,那么今天给大家做个关于新生儿黄疸小科普,教你正确认识新生儿黄疸,避免了胆红素脑病发生,让祖国的小花朵能健康茁壮成长。

 

 

一、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答:新生儿黄疸也称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的皮肤或其他器官黄染,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临床问题,超过80%的正常新生儿在生后早期可出现皮肤黄染;新生儿血清胆红素超过5~7mg/dl(成人超过2mg/dl)可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

 

 

二、如何判断黄疸?

在自然光下,观察宝宝的皮肤及眼白部分,用手指轻轻按压滑过皮肤,如果按压过的皮肤呈现黄色或者眼白发黄,那么可以初步判断存在黄疸。

•轻度黄疸,一般只影响脸部;

•中度黄疸时,皮肤黄染蔓延至躯干及四肢,

•重度黄疸,可出现足底及手掌心黄染。

因此可以根据皮肤黄染的面积初步判断黄疸的程度,范围越广,意味着黄疸程度越重,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三、胆红素常用检测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经皮胆红素测定(即用仪器在皮肤上检测胆红素的数值)和血清胆红素测定。经皮胆红素测定的优点是无创的,但这个方法也容易受到肤色、检测部位、光线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只能作为初步检查的手段。如果当经皮胆红素值接近干预指标时,应该进一步取静脉血查血清总胆红素来确认。血清总胆红素是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金标准。

 

      

四、黄疸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引起黄疸的原因很多,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原因:导致红细胞分解增加的疾病比如血肿、同族免疫性溶血、G6PD缺乏症(南方地区多见)等;导致胆红素难以清除的疾病,比如感染、胆道闭锁等。

 

五、什么是病理性黄疸?

答:

1.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黄疸;

2.胆红素每日上升超过 85μmol/L(5mg/dl)或每小时>0.5mg/dl;

3.黄疸持续时间长,足月儿>2周,早产儿>4 周;

4.黄疸退而复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2mg/dI);

6.黄疸伴有精神反应差、拒奶、呼吸困难、 抽搐等表现。

 

 

六、严重的黄疸会产生什么危害?

答:因为出生早期(生后1周内)的新生儿血脑屏障未成熟,通透性较高。当胆红素水平过高,透过血脑屏障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胆红素常造成大脑基底神经节、海马、下丘脑神经核和小脑神经元坏死,从而导致永久性损害,尤其以早产儿在较低胆红素水平都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神经毒性所致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早期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嗜睡、尖声哭、吸吮差,而后出现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激惹,发热,惊厥,严重者可致死亡。

胆红素的毒性作用导致神经功能慢性和永久性的破坏称为“核黄疸”,核黄疸是不可逆的后遗症表现,主要表现为手足徐动、牙釉质发育不良、眼球运动和听力与智力障碍、脑瘫等情况。

所以,家长一定要重视黄疸、警惕黄疸,动态监测胆红素情况,早期干预治疗是预防胆红素脑病发生。

 

 

 

七、新生儿黄疸如何治疗?

答:

①光照疗法;

②换血疗法;

③药物治疗;

更重要的是尽可能识别诱发黄疸的因素,及时筛查黄疸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光疗中)

 

八、和母乳喂养相关的黄疸问题

答:

①母乳喂养性黄疸

单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最初3~5d由于摄入母乳量不足,胎粪排出延迟,使得肠肝循环增加,导致其胆红素水平高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甚至达到需要干预的标准;母乳喂养性黄疸常有生理性体重下降>12%。母乳喂养性黄疸的处理主要包括帮助母亲建立成功的母乳喂养,确保新生儿摄入足量母乳,必要时补充配方乳。已经达到干预标准的新生儿需给予及时的干预。

 

②母乳性黄疸

通常发生于纯母乳喂养或以母乳喂养为主的新生儿。黄疸现于出生1周后,2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可延续4~12周方消退:若停母乳喂养,黄疸在

48~72h有所减退。新生儿生长发育良好,并可以除外其他非生理性高胆红素血症的原因。当监测胆红素在干预标准以下时不需要停母乳,但监测胆红素在干预标准以上时可暂停母乳3 d,改人工喂养。已经达到干预标准的新生儿也需给予及时的干预。

宝宝出现了黄疸,家长应该带小孩到专科医院就诊,应由儿科医生评估,家长不能盲目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九、问产科顺产的新生儿一般1-2天就出院了,回家后妈妈们应该怎么做呢?

:对所有出现黄疸的宝宝,无论在医院还是出院回家后,均应该密切随访,建议新生儿生后1周内每天回到我院儿科门诊监测经皮胆红素测定,或者偏远地区的到当地社区卫生院监测经皮胆红素测定,做到早发现异常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十、喝葡萄糖水能退黄吗?

答:不建议

目前尚无相关资料证明葡萄糖水可以退黄,反而会占新生儿胃内容量,从而导致摄入奶量不足,加重黄疸。需加强母乳喂养,促进大便排泄,有利于黄疸减退。

 

十一、口服益生菌能退黄吗?

答:研究发现,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可促进新生儿正常肠道菌群的建立,加强肠道内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粪胆原排出体外,并可降低粪便黏度,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肠道中的胆红素排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辅助治疗可降低胆红素浓度,缩短黄疸持续时间。

益生菌用于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与菌株相关,国内外益生菌菌株有异同,注意如果自行购买,建议一定要看看是不是药准字,使用前应咨询专科医生。

 

十二、问自行网购蓝光灯在家里光疗能行吗?

答:不建议

 

因为家长大多缺乏新生儿黄疸的知识以及对黄疸轻重的识别,未能科学评估黄疸变化,因此存在发生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性,除了容易耽误病情外,操作不当还会导致烫伤和呛奶窒息等不良后果,所以不建议家长自己在家给宝宝光疗。家长一旦发现患儿出现黄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动态监测胆红素情况,给予及时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措施。

 

 

小结

新生儿黄疸是几乎是所有新手爸妈要面对的事情,我们无需谈“黄”色变!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完全可以治痊愈的。黄疸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不重视黄疸而导致的胆红素脑病。因此,如新生儿黄疸出现早、黄疸加深快,一定要及时就诊,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避免核黄疸的发生从而遗憾终生,后悔莫及。

 

参考资料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2014,52: 745-748

2.王卫平,孙锟,常立文.儿科学 第9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11

3.《新生儿黄疸规范化用药指导专家建议》专家编写组新生儿黄疸规范化用药指导专家建议中国医药导报.2019.16:105-110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分享到: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c) ,未经许可 不得擅自复制、镜象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  承办单位:
制作和维护   
ICP备案:    网站标识码:    公安备案: